时间:2025-08-2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扬帆筑梦队 - 小 + 大
为积极响应国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支撑,2025年7月7日至7月18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管理与传媒系“扬帆筑梦队”奔赴乐山市市中区苏稽新桥街社区儿童服务站,启动七彩假期绘蓝图,扬帆筑梦乘风行暑期公益课堂。扬帆筑梦志愿团队以专业赋能、实践育人、文化铸魂为目标,为乡村儿童打造涵盖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科学探索、心理健康的多元素质教育矩阵,用青春行动诠释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让志愿服务精神在教育赋能的土壤中落地生根。 一、精心筹备:以专业筑牢服务根基 公益课堂的温度,始于筹备阶段的深度。7月6日开展专项培训,扬帆筑梦队以专业、安全、贴心为准则。嘉青社工围绕儿童心理辅导、爱国主义课程设计、应急处理等内容,为志愿者传授实用技能。从儿童沟通技巧到课堂组织方法,从手工材料使用到安全风险防控,志愿者们全神贯注学习,将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信念融入每一个细节,为公益课堂筑牢专业根基。我们要做既讲得好国旗故事,又听得懂孩子小烦恼的大朋友,这种专业+温度的筹备,为后续服务筑牢根基。 二、开班首课:让爱国主义可触摸、可表达 课堂上,志愿者用历史故事、动画视频、手工创作串联知识:从红色象征革命热血讲到黄色五角星代表光明指引,孩子们自发鼓掌;手工环节,志愿者与孩子们稚嫩互动,让爱国主义教育跳出理论框架,化作孩子们可触摸、可表达的情感,点燃乡村儿童的家国情怀火种。 三、多元课程:绘制乡村儿童成长七彩光谱 (一)文化传承:从眼睛守护到民族共情 (二)科学探索:从鸡蛋地球到能源幻想 (三)心理成长:从乐高沉默到自信表达 乐高疗法:巧妙运用乐高积木搭建作为非语言沟通媒介。在轻松、无压力的团体搭建活动中,性格内向或羞于表达的孩子通过共同协作完成作品,逐渐打破沉默,建立起与同伴和志愿者沟通的桥梁,学会表达想法和感受。 悦纳自己:开展认识独一无二的我主题心理团辅。通过绘画、角色扮演、优点大轰炸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发现自身闪光点,正视并接纳自己的小特点,学习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逐步克服胆怯,勇敢地在课堂上、在生活中表达自我,提升自信心。 (四)安全与社会认知:从手册宣讲到社区守护 将安全教育融入生活场景,不仅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手册进行知识宣讲,更组织模拟演练,并引导孩子们化身小小安全宣传员,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传递给邻里。同时,带领孩子们参与简单的社区美化或关爱老人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社区是我家,守护靠大家的责任感。这种本土化科普与社区实践的结合,有效打通了知识传递的最后一公里,让安全知识真正走进乡村家庭,形成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守护一片社区的良性循环。 这种本土化科普,让安全知识走进乡村家庭,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守护一个家庭的良性循环。 四、实践育人:双向成长的青春对话 公益课堂是育人,更是自育。这种育人者先受教,服务者先成长的双向奔赴,正是实践育人的核心——乡村儿童在知识、情感、行动中蜕变,志愿者在专业、责任、价值中成长,共同书写青春与童年对话,理想与实践同行的生动篇章。 此次七彩假期公益课堂,是扬帆筑梦队深度响应国家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与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的重要指示,以七彩假期公益课堂为纽带,让青年学子在志愿服务中锤炼本领,让儿童在多元教育中茁壮成长。从筹备时的专业打磨,到课堂上的情感共鸣;从科学知识的趣味传递,到文化自信的生根铸魂,扬帆筑梦队用行动诠释出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双向成长的旅程。 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青春志愿赋能,实践点亮初心为使命,把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融入更多公益行动,让实践育人的火种在乡村蔓延,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成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底色。以青春之我,筑梦乡村振兴;以实践之行,培育时代新人。期待更多青春力量加入,共同书写青春志愿与人才培养的崭新答卷。(扬帆筑梦队) |
上一篇:温情相伴,点亮星光 ——塔里木大学学子走进特教中心为特殊儿童送温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