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3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广东白云学院:云帆助学宣讲团 - 小 + 大
“国家资助伴你成长,助学贷款助力成才”——这个盛夏,广东白云学院云帆助学宣讲团带着使命与热忱,走进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用脚步丈量乡野,用声音传递温暖,让国家资助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求学梦想。 谋定后动:宣讲活动的前期筹备与对接 活动筹备阶段,团队与指导老师离校前开展座谈会,明确活动细节与对接事宜,而后团队在线下与当地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深入座谈,系统了解2023年以来当地助学贷款申请数据、常见问题、陆河全学段资助概况等关键信息,并实地走访当地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中心,掌握一线情况。 (团队走访当地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中心时与工作人员的留影) 此外,团队3名本地成员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已与当地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达成长期协作共识。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的关键时段,常态化到咨询室提供志愿服务:向前来咨询的家长学生细致解答申请流程、政策细节等疑问,手把手辅助填写表格,并全程指引办理环节,协助教育局贯穿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借力本土烟火,让政策“接地气、入人心” 七月的陆河,暑气渐浓,却挡不住宣讲团的脚步。团队深知,政策宣传不能“隔空喊话”,必须扎根本土土壤,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7月中旬起,团队开启政策宣传预热行动,精准把握本土活动人流优势,以“定点宣传+流动讲解”方式巧妙借力当地活动:借助陆河共青团线下亲子活动,向40余组家庭宣讲政策、发放资料并收集调研信息;依托青年公园“百千万”队伍草坪音乐会,对接人流密集场景开展宣传,实现政策初步渗透。 (团队联合共青团线下活动作定点宣讲) 集市是乡镇最鲜活的“信息枢纽”。18日、19日清晨,队员们分别来到新城市场、吉安市场等集市,在早间热闹时段开展宣讲。团队不仅向村民派发材料,更联动集市商户成为“编外宣传员”——依托老板对熟客家庭情况的了解,通过“捎句话”“提一嘴”的方式,让政策借助熟人网络精准触达有需要的家庭,让“上学困难可找国家”的意识深入乡镇角落。 (团队流动宣讲的部分记录) 趣味互动搭台,让政策“记得住、传更开” 岳溪文化广场活动中,团队采取分组协作模式推进宣传:一组向纳凉群众派发印有政策要点的宣传扇,借扇风间隙以拉家常方式讲解“困难补贴”“国家奖学金”等政策;另一组在摊位前开展政策咨询问答互动,团队内3名曾受国家资助的队员结合自身经历进行现场分享,以真实体验增强政策说服力。活动让政策跳出手册文本,融入日常交流场景,有效拉近了政策与群众的距离。 (团队联合共青团举办的政策趣味宣讲现场记录) 7月23日,团队联合陆河共青团开展政策宣传趣味互动活动,将全学段资助政策“藏”进游戏:孩子们在卡片配对、答题闯关中学记政策要点,家长在互动中了解申请细节,队员们在现场随时解读对应政策。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强化了群众对国家助学政策的认知,更是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求学路上,国家资助始终相伴”的感知。 扎根乡土深处:让政策于民众“扎稳根、用对路” 深入村落社区的脚步更显扎实。在河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团队与社区党总支书记对接,与社区干部座谈后,跟随网格员入户走访:“申请助学贷款会不会影响征信?”“中职生也有资助吗?”面对村民的疑问,团队一一详解“助学贷款期限最长22年”“全学段覆盖资助政策”等内容,更记下群众们对助学及对政策宣传的需求。八月至今,团队的本地成员也仍在开展宣讲活动,继续实地走访宣讲并积极组织线上宣讲会,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学子和家庭便捷获取资讯。此外团队特别制作了客家话版本的政策解读视频——用乡音传政策,让“家门口的咨询”更接地气、更入人心,让每一份需要都能被贴心回应。 (线上宣讲会活动现场记录) 云帆再出发,让青春在助梦路上闪光 从公园到集市传声,从广场互动到入户细讲,云帆助学宣讲团积极推动国家资助政策于陆河更多群众中“听得懂、用得上”:申请图解、所需材料小便签、云端方言搭桥、辅助填表办理以及真实案例宣讲、趣味互动宣传等等,越来越多村民知道“上大学能申请助学金”“读研有国家助学贷款”,越来越多孩子明白“贫穷挡不住求学路”。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云帆队员的行动指南。团队也深知政策宣传不止于“一时热闹”,更要“长效扎根”。未来,宣讲团将继续以“本土化、长效化”为抓手,团队三名陆河本地成员,将持续协助当地资助事务——因为我们坚信,青春的力量,不仅在于读万卷书,更在于行万里路,希望用点滴行动为教育公平添砖加瓦。 云帆再启航,我们一直在路上。 (广东白云学院:云帆助学宣讲团) |
上一篇:探冠县灵芝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