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刻碑寻踪实践队 - 小 + 大
7月的骄阳点燃夏日热忱,文化传承的使命驱动青春步伐。7月5日清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刻碑寻踪实践队”的六名志愿者,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文化传承的热忱,踏上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征程。他们以耀州区博物馆、药王山石刻艺术博物园等文化地标为课堂,在碑刻史料间溯源,于城乡土壤中播撒文化火种,书写属于青年的文化传承故事。 团队开展安全宣讲与计划制定会议。会上,负责人详细讲解出行、调研等环节的安全要点,从交通安全到与居民沟通的注意事项,逐一明确。随后,成员们围绕后续行程,结合文化传承与乡村需求,讨论并制定详细计划,为三下乡活动筑牢基础,确保文化传播与实践探索有序推进。 7月6日,实践队首站抵达耀州区博物馆。踏入馆内,仿佛踏入时光回廊,一件件承载岁月的文物有序陈列。队员们在青铜器前驻足,锈蚀的纹路里藏着古代工匠的技艺;在陶瓷展品旁停留,温润釉色诉说着往昔生活图景。跟着讲解员的步伐,从史前文明到明清岁月,历史的脉络在聆听与记录中愈发清晰。“这些文物是当地文化的根,我们要把根的故事带出去。”队员小李在笔记本上认真写下感悟,决心当好文化传递的桥梁。 图1 耀州区博物馆 次日,实践队走进铜川博物馆。这里以更宏观的视角,展现铜川地域文化的演进。从早期人类活动遗存,到唐宋时期的繁荣印记,再到近代发展脉络,文物与史料相互印证。队员们分组调研,有的专注拍摄文物细节,有的深入查阅文献资料,试图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故事。在古代书法碑刻展区,队员小王被古人的笔锋触动:“碑刻书法是文化传承的活态载体,我们后续的实践,也要让更多人感受这种魅力。” 图2 铜川博物馆 7月8日,实践队来到药王山雕塑群。孙思邈相关雕塑矗立山间,或问诊施药,或著书立说,生动还原“药王”济世形象。队员们环绕雕塑,触摸石材纹理,感受千年前医者的仁心仁术。“雕塑是文化精神的具象化,孙思邈的医德与贡献,值得被更多人知晓传承。”队员小张感慨,决心把这份精神融入后续文化推广。 图3 孙思邈纪念馆 7月9日的药王山访碑,是一场与历史的深度对话。山间碑刻错落,有的字迹清晰,有的历经风化斑驳难辨。队员们带着拓印工具,小心操作,让碑刻文字在宣纸之上“重生”。拓印过程中,大家研究碑文内容,从医药典籍片段,到书法艺术特色,挖掘碑刻背后的文化价值。“每一道刻痕都是历史的留言,我们要当好‘翻译官’,把这些留言传递给当代人。”队员小陈擦拭拓片时说道,拓片上的文字,也拓印着队员们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图4 药王山 7月10日,实践队开启药王山采风与居民访谈。队员们深入村落,与当地居民围坐唠家常。老人们讲述着药王山的民俗传说,从孙思邈的民间故事,到山间庙宇的祭祀传统,口头传承的文化基因,在交流中鲜活起来。同时,队员们用相机记录山间风光、建筑细节,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融合。“民俗传说里藏着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我们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队员小赵整理访谈录音,决心让民俗文化“出圈”。 图5 药王山与居民访谈 7月11日,实践队开启资料整理工作。队员们在讨论中达成共识,为文化“走出去”做好准备。接着实践队走进社区,开展书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队员们支起长桌,摆开笔墨。从握笔姿势教起,居民们热情参与,老人带着好奇尝试,孩子握着毛笔认真临摹。队员们结合药王山碑刻书法特色,讲解书法美学与文化内涵。“原来碑刻上的字这么有讲究,写书法还能了解历史文化!”参与活动的李大爷感慨,文化传承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笔下流动的墨香。这两日,社区里墨香四溢,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居民参与中悄然播撒。 图6 社区教小孩写书法 7月14日 - 15日,实践队奔赴乡村。田间地头、村落广场,成为文化宣传的新阵地。队员们支起展板,展示博物馆文物、药王山碑刻、民俗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遇到农忙的村民,队员们就走到田间,边帮农活边聊文化。“咱村里也有这么多文化故事!”村民王大叔的惊叹,让队员们更坚定传播决心。通过现场互动、问答抽奖,文化知识融入乡村生活,乡土文化自信在交流中逐步树立。 7月18日,实践队踏上返程路。回顾两周,从文化溯源的好奇探索,到文化传播的踏实实践,队员们收获的不仅是史料知识,更是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行动力。车厢里,大家翻看实践照片、书法作品,讨论着后续如何持续推广这些文化内容。“三下乡结束了,但文化传承的路还长,我们要继续当文化火种的传递者。”队长的总结,说出了全体队员的心声。 图7 返程耀州站合影 此次“刻碑寻踪”三下乡实践,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以碑刻为媒,串联历史与当下,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走”出去。他们用青春脚步丈量文化土地,以实践行动播撒传承火种,不仅为乡村带去文化滋养,更在自我成长中领悟文化传承的使命。未来,这份文化热忱与行动,还将继续延伸,在更多角落书写文化传承的青春篇章,让历史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精神世界。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刻碑寻踪实践队) |
上一篇:同悟精神力量 共话精神传承 ——石河子大学三下乡与塔里木大学三下乡团队交流学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