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付童童 李婕 - 小 + 大
摘要:7月31日,安徽师大地旅学院实践团队进军黄山风景区,开展为期七天面向黄山山岳型博主的调研访谈活动。 关键词:黄山 调研访谈 直播群体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旅游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既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也推动传统导游转型,催生出了“旅游+互联网”的新业态。为识别不同类型黄山山岳型主播的特征、行为模式与生存状态,解析博主的内容构建模式与传播机制,2025年7月31日,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赴黄山“智刻黄山群 云解直播像”本科生实践团队驻扎黄山脚下,开启了为期7天的调研访谈之旅。 初见:镜头前的山水答卷 初见焦柳靖时,他站在西海饭店大堂笑着和队员握手。这位来自黄山学院的大四学生,受父亲影响投身旅游行业,用“Z世代”的新颖方式解读着黄山的秀美风景。为了能够做出成绩,他大多选择凌晨开播,靠着展现黄山的多元风采,在众多黄山旅游直播中崭露头角。 对博主焦柳靖的访谈照(安徽师范大学 唐小小 提供) 这是队员们在黄山脚下记录的第一份笔记。在此后几天的日子里,队员们沿着黄山蜿蜒的道路,用脚步丈量黄山的高度,用镜头捕捉黄山的秀丽,用真心铭记访谈的点滴收获。 深谈:屏幕后的勤奋耕耘 得知访谈队员是安徽师大的学生,查理老师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这位98年参加过抗洪抢险的退伍老兵,已在黄山旅游业深耕20多年。为了应对退伍后的生活压力,他踏上了“红色主播”之途,还为王文娟等转型初期的导游传授经验。被问到他如何平衡流量与口碑时,他说要用品质与坚守打破线上的隔阂:“我得对得起这些人,信任我的人”。 最动人的发现藏在细节里:杨先生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老人偏好慢行程”“亲子家庭爱住观景房”;查理老师直播间始终亮着“无购物”标签;焦柳靖在帐篷链接特意增设“亲子款”,只因80%的咨询来自带娃家庭;洪伟的未来规划里,郑重添上“乡村振兴”四字……主播们以真诚与品质诠释黄山坚守,队员们则用倾听与笔触,写下属于地旅青年的深刻理解。 对博主黄山查理的访谈照(安徽师范大学 唐小小 提供) 对博主王文娟的访谈照(安徽师范大学 广玉鹏 提供) 回望:云端下的收获理解 黄山的云雾流转间,实践队员们在对黄山山岳型博主的访谈中读懂了直播镜头外的青春担当。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学子,带着专业知识走进主播的日常,用访谈记录行业变迁,以数据剖析生态规律,将课堂所学与实地观察深度融合。 从凌晨五点跟着焦柳靖蹲守日出直播,到暴雨中围坐整理洪伟的乡村振兴理想,队员们用脚步丈量每一条直播路线,用真诚倾听每一段转型故事。他们不仅记录下主播们的坚守与创新,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旅游+互联网”新业态的认知,明晰了青年一代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应有的作为。 实践虽短,影响深重。这份扎根黄山的调研成果,既是对直播生态的生动解码,更是地旅学子践行“知行合一”的成长答卷。正如黄山的青松扎根岩缝,新时代青年也正以理想为根、本领为翼,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让青春之花在基层实践中绚烂绽放。 (安徽师范大学:付童童 李婕) |
上一篇:《胡杨“剪”行,假日“纸”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