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朱宝烨 - 小 + 大
2025年7月6日,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清江绿韵”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开展为期两天的“三下乡”社会调研活动。队员们深入这座鄂西山城,聚焦其近年来凭借“夜景建设”与“特色美食”双引擎驱动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亲身感受“仙山贡水·浪漫宣恩”的独特魅力与振兴活力。 华灯初上,宣恩县城便换上了另一副令人惊艳的容颜。实践团队的首站便是被誉为“宣恩不夜城”的贡水河沿岸。只见两岸灯火璀璨,极具土家民族风情的风雨桥、文澜桥与现代光影技术完美融合,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宛如一条流动的星河。学生们漫步于亲水步道,感受着凉爽的河风与梦幻般的氛围。 团队随机采访的旅客道“这里的夜景规划非常出色,不仅亮化工程覆盖范围广,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浓厚的文化元素。”。团队了解到,宣恩县投入巨资打造了全国首个内陆河水上灯光秀,通过声光电一体化的技术,在贡水河上演绎讲述土苗风情的动人故事,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拍照。沿岸的民俗表演、文创市集、休闲茶座更是人头攒动,极大地拉动了夜间消费。一位本地商户告诉队员:“现在晚上比白天还热闹,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探寻旅游经济,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宣恩的夜晚,不仅属于视觉,更属于味蕾。实践团队的同学们深入街头巷尾,探寻地道的宣恩味道。“一口烤活鱼,一杯摔碗酒,这才是宣恩夜晚的正确打开方式!”队员在品尝了赫赫有名的“宣恩烤活鱼”后赞不绝口。团队发现,以张关合渣、土家炕土豆、红糖糍粑、油茶汤等为代表的宣恩特色美食,构成了强大的“美食引力场”。尤其是夜间开放的特色美食街区和农家乐,几乎座无虚席。同学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当地政府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打造美食地图等方式,成功将“宣恩味道”打造成了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让游客因美食而来,为夜景停留。 在为期两天的调研中,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等形式,深刻体会到宣恩县通过精耕“夜景+美食”业态,成功实现了从过境地向目的地的华丽转变,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县域旅游发展之路。“宣恩的经验表明,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将其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是激活县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指导老师汪教授总结道,“‘夜经济’不仅是灯光秀,更是一个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消费链条,宣恩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祖国乡村的蓬勃生机,更将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他们表示,将认真总结宣恩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发展特色旅游经济提供可资借鉴的青年智慧与方案。宣恩的夜晚,正以其愈发璀璨的光芒,照亮百姓的致富路,也点亮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通讯员:朱宝烨)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