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走进习水 | 红旅与童声共谱新篇章

时间:2025-08-2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星火同音 推普黔行实践队郭照雄 - 小 + 大

当乡音遇上普通话,当红色记忆穿越时空,文化的纽带便在城乡之间紧紧相连。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成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精神,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的“星火同音·推普黔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开始了红色推普主题活动的第一站——在四渡赤水纪念馆举办普通话推广课堂,用普通话准发音讲述赤水河畔的烽火传奇。

一、走进四渡赤水纪念馆——重温“毛主席的平生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古镇,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这里,实践队通过参观大量诸如红军书信,武器等翔实的史料和文物,学习了“战略转移、挺近赤水河”“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二渡赤水、避实就虚”“三渡赤水、调敌西进”“四渡赤水、跳出合围”等五个篇章,领略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

二、活动纪实——红色教育与乡村推普“碰”出新花样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推普互动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普通话的同时,深刻体会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

01 聆听历史追寻红色足迹

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大人陪同孩子们沿着展厅认真参观,从“一渡赤水”到“四渡赤水”,从“土城战役”到“巧渡金沙江”,红军如何在敌军重围下化险为夷,夜渡金沙江的惊险场景,以及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点,一个个生动的片段让孩子们听得入神。当问到有关的历史时,孩子们纷纷举手,用普通话进行讲解。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让红色文化走进了每个人的内心。看着眼前真实的作战武器,听着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大家对于革命文化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也在内心埋下了建设祖国的种子。

02 模拟红军指挥部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理解红军的战略智慧,志愿者们组织了一场模拟红军指挥部互动游戏。在活动现场,孩子们被分成了若干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博物馆模拟活动,体验红军的战术决策。一开始无从下手的孩子们在听了有关四渡赤水的讲解之后,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相互讨论,互帮互助,顺利完成了模拟任务,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获胜的小组获得了“红军小勇士”的称号。

03 数字文物大战

在革命文物数字展示屏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文物大挑战”吸引了孩子们全部的注意力。在屏幕上出现了诸如红军的医疗包、军号、书信等文物图片,志愿者通过描述某件文物的特征,如“自制的弹夹子”来进行提问,小朋友们迅速在屏幕上寻找并点击对应的文物。馆内的300余件数字文物资源分散排布在大屏幕上,大家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上的文物照片,纷纷进行抢答。通过这种互动方式不仅让专业术语与方言对应起来,促进普通话的学习,还科普了革命文化,加深了他们对历史的记忆。

04 在纪念馆“穿越”当红军

在四渡赤水的纪念馆内设有互动体验区,孩子们通过电子屏幕参与模拟红军作战的游戏,在虚拟场景中体验了红军当年如何巧妙转移,逃避敌军围剿的过程。在游戏中了解了四渡赤水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通过亲身体验,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具体,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变成了孩子手中的“棋子”,每一次关卡的突破都让孩子们对红军战士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三、感悟与展望——普通话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扩音器”

在新时代,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革命文化传播的“扩音器”。它让红色故事跨越方言的阻隔,让革命精神穿透时间的屏障。

当孩子们用标准的普通话复述红军故事时,历史的回响变得更加清晰;当“小小红军”以字正腔圆的发音介绍革命事迹时,革命精神跨越时空,直抵人心。(来源:星火同音 推普黔行实践队    照片:刘嘉琪 罗缘欢 文字:郭照雄                               

上一篇:推普进乡野,在希望小学开展一场让方言与普通话“握手言和”的课堂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