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挺膺担当正青春②|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体悟农耕艰辛 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时间:2025-08-2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徐安 杨新斌 - 小 + 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体育学院成立“以体育人传薪火,挺膺担当正青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抚州市黎川县日峰镇十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篁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活动期间,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劳作艰辛,走村入户宣讲安全知识,在实践中感悟成长,展现青春担当。

体悟农耕:触摸乡土记忆 汗水浇灌青春

实践队开启了第二天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首先来到十里村农耕文化记忆馆进行参观学习。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队员们饶有兴致驻足观看陈列的传统农具、生活用品和图文资料,仔细聆听每一件传统农具的制作、使用方式,深入了解当地农耕历史与民俗文化,感受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随即开展实地劳作。大家分组协作,在村民的指导下走进田间地头,亲身体验蔬菜瓜果采摘、锄地松土等农事活动。炎炎烈日下,队员们挥汗如雨,虽然汗水浸透了衣衫,但大家干劲十足,体验农耕的辛劳与乐趣,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泥土气息中锤炼意志、磨砺品格,用实际行动诠释“粒粒皆辛苦”的内涵。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实践队还来到当地特色米粉加工厂。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包装,大家全程观摩了传统米粉的制作工艺流程。队员们感叹道:原来一碗普通的米粉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这让我们对传统工艺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劳动实践,队员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树立了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

宣讲入户: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乡村平安

为提高村民安全意识,实践队开展了防溺水与防诈骗专题宣传活动。在童心港湾,队员们通过情景剧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为留守儿童生动讲解防溺水知识,普及防溺水“六不准”等安全常识,切实提升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私自下水游泳,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孩子们稚嫩而认真的跟读声响彻教室。

 随后,实践队分组跟随村干部走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用实际案例为村民讲解最新诈骗手法,队员们还同步开展了涵盖乡村振兴、乡村体育活动等方面的问卷调查,认真倾听村民心声,了解社情民意,为后续社会实践服务和调研活动提供依据。在河道巡查环节,队员们认真倾听当地村干部开展防溺水教育的细节,协助村干部检查警示标志设置情况,记录危险水域点位。

 下午,实践队应邀参加了黎川县“青承红韵 智惠乡村”青年人才交流活动。与来自江西财经大学、赣东学院、江西师大教育学院的社会实践队共同开展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青春年少好读书”主题读书会,围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交流学习心得。                            

 在交流环节,我院实践队队员积极参与,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束钰同学代表实践队进行了领读学习,表达了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的决心;孙雨乐同学结合体育专业特色,分享了参与“三下乡”实践的初步心得与感悟,畅谈服务乡村、贡献青春的思考。

 晚上,实践队在会议室开展工作小结。各小组依次汇报当日工作,大家谈收获体会,也积极反思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从农耕记忆到田间劳作,从安全宣讲到青年交流,体育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汗水致敬劳动,将关怀送入农家,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实践队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作者: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徐安 杨新斌)

上一篇:走村入户聊生育,代际故事映变迁——湖北大学“楚韵育心”社会实践团队赴鄂州市实地调研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