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长江大学属于“研长线”的故事:退役不忘心中志,退伍不褪军人气

时间:2025-08-2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史永波、肖霏、刘羽瑶 - 小 + 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研究生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长江大学“研长线”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省南昌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前,“军旗升起的地方”石碑庄严肃穆。长江大学“研长线”社会实践队队员、退役大学生士兵肖霏,身着实践服,面对石碑,抬起右臂,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这一刻,过往的军旅生涯与眼前的革命圣地产生了强烈的共振。

“那种舍身为国、不畏牺牲的精神,仿佛穿透历史的风声,直抵心底。”曾服役于武警北京市总队、参与过多次重大安保任务的肖霏,放下手臂后动情地说。对他而言,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场精神的寻根与洗礼。军旅岁月锤炼的忠诚与担当,在英雄城的红色印记中找到了共鸣。

纪念馆内,一件展品让肖霏久久驻足——那是朱德在南昌起义中使用的一把警用毛瑟手枪。枪身铭刻的“汉阳兵工厂1926年制”字样,瞬间击中了他。“作为湖北长大的学子,看到‘汉阳造’出现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起义现场,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以及它与我家乡的联系,让我心头一热。”肖霏俯身仔细端详,仿佛能触摸到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这把冰冷的武器,此刻成了连接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纽带,无声地诉说着先辈们为理想奋不顾身的壮举。

在方志敏烈士陵园,实践队在烈士塑像前整齐列队。面对鲜红的党旗,队员们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上空回荡。对于肖霏和其他党员队员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仪式,更是身处历史现场,与先烈进行的一次关于信仰的隔空对话。“那一刻,热血在胸中奔涌,”一位研究生党员的声音有些哽咽,“仿佛先烈们的精神就在我们身后注视、激励着我们,提醒我们勿忘初心。”

返程的列车上,肖霏的思绪依然沉浸在南昌的红色记忆中。“从荆楚大地到英雄城,追寻红色足迹,是对我理想信念的一次深刻淬炼。”他感慨道,“部队教会我‘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份烙印在骨子里的传统,不会褪色。它将成为我回到实验室、攻克科研难题时,那股‘能打胜仗’的韧劲源泉。传承红色基因,对我们这代青年来说,就是要在自己的‘战场’上——无论是学术还是未来的工作岗位——担当作为,贡献力量。”

带队教师史永波表示,此次南昌之行,尤其是像肖霏这样的队员在红色圣地展现的深刻感悟与精神共鸣,生动体现了社会实践在深化青年思想认同。(作者:史永波、肖霏、刘羽瑶)

上一篇:青春力量下乡记:“榴韵惠农”实践队赋能临潼石榴产业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