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9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刘莹 宋秋露 - 小 + 大
为更好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主办“共绘青春版中华文脉地图三下乡专项实践活动”。“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2025年8月3日—2025年8月7日,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数计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学生在闫莉莉老师的指导下共同组队前往延安博物馆开展本次社会实践,该团队已入选本次国家专项活动培育团队名单。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记忆与红色基因。延安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核心展示平台,珍藏革命历史文物、文献,凝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延安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延安精神、弘扬红色文脉,既是落实国家文化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青年群体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通过探馆实践激活红色资源,让延安精神与革命历史在当代社会“活起来”“传下去”。 抵达延安博物馆,古朴外墙与鎏金 “延安博物馆” 牌匾,瞬间营造历史氛围。队员们在拱门下整齐列队,相机定格青春身影与岁月建筑同框,成为实践开篇注脚,宣告对话延安文脉的启程。 踏入馆内,“辉煌延安 —— 延安历史陈列” 展区,浮雕墙气势恢宏。凹凸山川纹理、隐现建筑轮廓,无声铺陈延安往昔。大家并肩驻足,目光扫过浮雕,捕捉历史余温,感受岁月沉淀的厚重。转身至多媒体屏前,动态历史脉络从古代先民到近现代革命,清晰勾勒时间线,让岁月流转直观可触,筑牢理解延安发展的时空坐标。 (拍摄者:宋秋露、苏嘉惠) 移步 “锦绣延安 —— 延安自然地理专题展览”,大型山体浮雕墙配错落绿植,还原自然风貌。“锦绣延安” 标识熠熠生辉,驻足其下,观山水轮廓与生态细节,体悟红色文化生长的地理根基--这片土地的自然禀赋,滋养独特人文底蕴,让红色精神与本土生态、民俗深度联结。 (拍摄者:宋秋露、苏嘉惠、刘莹、陈春花) 文物展区内,玻璃展柜承载历史。古朴陶器的斑驳釉色、石雕神兽的威严造型,静陈其中,藏着延安先民的生活智慧与审美。队员们凑近展柜,紧盯文物细节,从器型设计、纹路雕琢解码岁月信息,触摸文脉质朴传承。 (拍摄者:苏嘉惠) 参观途中,不同展区停留各有深意。石器展台前,粗糙石斧的切削痕迹、石铲的使用磨损,诉说着先民求生的执着;石窟场景里,石佛造像的慈悲神态、衣纹褶皱,还原信仰传承的虔诚日常。这些展品与场景,拆解 “红色文化” 宏大概念,化作可感存在,让队员们共情,将先辈坚韧与地域文化,内化为成长养分。 这场实践,以博物馆为载体,串联建筑、浮雕、文物等元素。队员们从历史 “旁观者”,变为文脉 “触摸者”“传承者”。从读懂文物智慧到领悟红色根基,每步观察紧扣画面,让延安精神内涵在体验中清晰。青春探寻为红色基因传承注活力,让延安文脉在新一代触摸中,流淌生辉,成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作者:刘莹 宋秋露;审核:闫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