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听青春,烟火共楚韵”——人文学院“楚韵智旅”启明实践团寿县纪实_|三下乡活动|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青砖听青春,烟火共楚韵”——人文学院“楚韵智旅”启明实践团寿县纪实

时间:2025-08-3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胡豪 余苗苗 曹玉 - 小 + 大

盛夏的蝉鸣掠过八公山,也掠过寿州古城的青砖。8月25日至8月28日,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楚韵智旅”启明实践团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围绕“空间衔接·商户联动·文化共情”主题,用脚步丈量古城温度,用访谈倾听商户心声,用人文视角为千年楚都写下青春注脚。

(一)首日:循迹城墙,记录“最后一公里”的呼吸

   8月25日晨,团队抵达寿县,与团县委、文旅局完成对接。在寿县古城旅游志愿者驿站中整装待发,准备今天的社会调研。

(志愿者驿站)

午后烈日,在淝水古战场纪念碑,采访古战场遗址的路人、游客,记录了一些他们对于寿县文旅的看法。

(淝水古战场纪念碑)

下午,在街头小巷中,小组走进寿县土特产店,与手艺人们交谈,了解寿县土特产的基本情况。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寿县土特产销售、手工艺传承等遇到的困境。

(图为团队成员与手艺人交谈,访谈路人、游客)

(二)次日与三日:走进烟火,倾听商户的“欲言又止”

  8月26日至8月27日,实践团分别走进 8 家典型商户——非遗豆腐工坊、春申大救驾店、八公山豆制品店……

(图为各类商户)

半结构访谈提纲 18 个问题,围绕“跨景点优惠”“联合宣传”“参与顾虑”徐徐展开;
豆腐工坊的第三代传人说:“想联动,却怕‘豆腐味儿’被稀释”;特产店老板娘递上一杯焦岗湖荷叶茶:“共享客流好是好,就怕隔壁先降价”。队员们把每一次叹息、每一个眼神都写进访谈纪要,晚上围在客栈木桌前,用便利贴拼出“商户情绪地图”:期待、犹豫、担忧,一目了然。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各类商户)

(三)四日:湖光与城墙之间,旅游账本有温度
         8月28日,团队奔赴瓦埠湖、安丰塘,以及寿县古城墙。

(图为小组成员在瓦蚌湖、古城墙实地考察)

在安丰塘畔的民宿前台,我们摊开《文旅痛点速记表》,老板用红笔圈出两大难题:暑期一房难求、周末后“断崖”空房;移步古城墙,对比官方推介词“楚风汉韵”与游客留言,发现“故事好听却没人讲、夜游缺位、配套断层”成为集中吐槽。于是连夜写下三条建议:把“孙叔敖治水、淝水之战、豆腐传奇”串成沉浸式夜游剧本,由民宿管家+返乡大学生志愿讲解;在安丰塘增设水上灯影秀,在古城墙开放夜登城,联动寿州锣鼓、豆腐工坊做快闪演出,让白天看景、晚上听戏成为留客新理由。

四日,96小时,步数12万+,访谈录音46段,问卷50份,表格12张,图纸2幅。
离别时,古城墙灯影斑驳,像为这群年轻人打下的追光。

人文学院“楚韵智旅”启明实践团用脚步丈量青砖,用倾听记录烟火——
我们相信,当数据有了温度,古城的明天,自会作答。

通讯员 胡豪 余苗苗 曹玉

指导老师 王偲

上一篇:青春助力文化传承:调研寻根脉,实践焕新声,让木鱼歌在乡村童心中绽放新光彩

下一篇:赤松探秘启心智,科学之光耀童心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