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结硕果,园区引领新转型——安徽临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崛起_|乡村振兴|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科技兴农结硕果,园区引领新转型——安徽临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崛起

时间:2025-09-0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白永新,郭敏 - 小 + 大

7月4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一场以“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服务三农”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作为皖北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引擎,该园区通过自主创新与产学研融合,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智慧农业,激活土地新动能

走进园区智能温室,传感器实时监测着温湿度,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灌溉,番茄植株在无土栽培架上茁壮成长。“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数据说话。”技术员指着大屏介绍。据悉,园区自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已引进物联网、无人机巡田等数十项技术,推动玉米、小麦等主粮作物亩均增产15%,节水30%,农药使用量下降20%。

负责人为大家讲解培育历程(摄影:许日升)

当地农作物培育区(摄影:许日升)

高校赋能,培育乡土新人才

“科技兴校”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园区与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共建“田间实验室”,开设“新农人”培训班。仅2023年,此类培训已孵化200余名技术能手,带动周边5000农户增收。

临泉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合作院校(摄影:许日升)

图介绍相关技术的科研人员(摄影:许日升)

产业融合,延伸链条促振兴

在深加工车间,鲜食甘薯变身薯条、淀粉等高附加值产品。“我们打造科研+种植+加工全链条”,园区负责人表示。项目引进企业12家,开发农产品加工品类30余个,吸纳本地劳动力800余人,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年均分红超万元。

立足未来,绘就乡村新图景

园区规划显示,未来三年将建设“智慧农创园”,重点突破种业“卡脖子”技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展望道。

从传统耕作到“指尖管理”,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临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为笔、以土地为卷,绘就了“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这场深入田畴的“三下乡”活动,不仅是技术的播种,更是希望的扎根——当科技种子在沃野萌发,乡村振兴的果实必将缀满枝头。

撰稿:白永新,郭敏

审核:任博 

上一篇:探访下车镇云峰村高峰猕猴桃基地,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下一篇:乡约盛夏,振兴有我:用青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新图景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