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华诞忆芳华,工大校友共话青春与传承_|校园活动|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校园活动| > 文章

八十华诞忆芳华,工大校友共话青春与传承

时间:2025-09-0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王忆衡 - 小 + 大


八十华诞 岁月如歌

工大学子 寻访燕赵校友

他们的声音回荡在行业一线

在南北跨越中传递工大精神

以专业智慧书写时代答卷

用人生经历启迪后学初心

真挚话语汇聚成对母校八十华诞的深情礼赞

让我们一起 走进采访

聆听来自河北的工大声音

时值合肥工业大学八十周年华诞,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赴宣州区、石家庄开展了以“宣陉遗韵颂八十·梆花窑火续传承”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借此机会,实践团队专门走访了六位扎根河北、奋斗在不同领域的优秀工大校友,听他们追忆工大岁月、分享职业感悟,汇集对母校八十周年校庆的深切祝福。

本次接受采访的校友涵盖多个专业,包括:

•魏栋 2004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国网河北建设公司工程建设中心副主任

•刘会肖 1987级环境工程专业 河北省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副会长

•岳欣 1985级建筑学专业 河北大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郝淑巧 1986级焊接专业 河北天诚佳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张景梅 2002级城市规划专业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所长

•宋春静 1984级工民建专业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设计

一、职业起点:专业为基,持续学习促发展。

职业起点的选择,往往承载着个人理想与时代印记。当被问及毕业后如何确定职业方向及选择第一份工作的考量时,1985级建筑学专业校友岳欣回忆道,当年建筑专业人才紧缺,毕业生几乎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作为石家庄人,他顺理成章选择回到家乡、进入央企北方设计院工作,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国家建设事业。1987级环境工程专业校友刘会肖坦言,大学所学专业为其职业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使得从事本专业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但她同时也鼓励有兴趣、有基础的青年学子尝试跨领域发展,其关键在于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持续积累经验。

二、工大之声:校训如灯,惠及职业与人生

“厚德、笃学、崇实、尚新。”是工大的校训,也是一代代学子的精神坐标。在谈及校训是如何融入职业生涯时,2002级城市规划专业校友张景梅感触良多,她认为“厚德”蕴含开阔、大度与包容的内涵,不仅能够培养现代道德精神,更能指导个人修养、人际交往与为人处事,是职业道路上的重要准则。1985级建筑学专业校友岳欣也表示,无论在校求学还是毕业后工作,校训始终影响着自己,尤其是“尚新”与“崇实”理念的结合,与当前国家倡导的“创新”理念高度契合,这使他深刻感受到工大在数十年前就已具备前瞻性的育人理念。

三、知行合一:专业与实践相辅相成

专业知识与实践孰轻孰重,是许多青年学子步入社会时的关键课题。针对这一问题,2004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校友魏栋以“骑马”生动为喻,他认为:“大学课堂教的时马的结构、肌肉组成,而真正骑上马奔跑,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不断体会。”他以此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1984级工民建专业校友宋春静补充道,新时代背景下仅仅掌握本专业知识远远不够,需要不断拓展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

四、文化浸润:时光流淌,皆是工大记忆

校园文化与求学阶段的点滴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校友们。宋春静提起老校区时依然动情,他现在还时常回到合肥老校区,站在曾经住过的1号楼101宿舍前,过往校园生活依旧历历在目。张景梅则回忆了一堂建筑史课带来的启发:当时老师从“逐水而居”讲起,深入分析河流对城市与文明的影响,让她首次意识到水与人类聚落的深刻关联。这使她至今每座城市都会先关注其水系,从而理解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脉络

值母校八十华诞之际, 校友们也送上了真挚祝福。郝淑巧感谢母校的栽培与教育, 祝 愿合肥工业大学八十周年校庆生日快乐;刘会肖作为资源与环境学院1987级学子,自豪地表示“能为工大校友深感荣幸”,愿母校“云 蒸霞蔚, 创新播星辰,杏坛儒学育栋梁,桃 李满天,再创辉煌”; 张景梅期盼母校“永葆青春,薪火相传,创佳绩,谱新章,未来路上更光芒”宋春静希望学校为国家培养更多急需人才;岳欣则以“桃李芬芳,桃李满天下的祝福表达对母校的深厚情感。

上一篇: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学子走进中学 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下一篇:青岛市即墨区龙泉祥泉幼儿园观看九三阅兵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