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8月8日晚,越剧发源地嵊州灯火璀璨,第三届乡村越剧联赛(嵊州村越)全国赛少年强基单元决赛在此圆满收官。这场汇聚全国少年越剧爱好者的盛会,不仅揭晓了各大奖项,更让传统艺术在青春舞台上焕发新生机。嵊州选手徐誉童斩获2026浙江卫视“越剧春晚”舞台直通卡,为这场青春与经典的邂逅画上圆满句点。 “能拿到直通卡特别激动,我想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唱响嵊州越剧,让更多人听见它的韵味,爱上这门美丽的艺术。”手捧直通卡的徐誉童,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决赛环节设计独具巧思,层层递进间尽显对少年选手的全方位考量。从“我是角儿”彩妆演唱、“听声辨戏”经典重温环节、“红梅嵊开”名家助唱时刻, “国潮新韵”时尚秀场,越剧在少年们的演绎下焕发新潮活力。每个环节里,选手们都倾尽所能,将角色形象诠释得活灵活现,赢得满堂喝彩。 ▲卓越少年 ▲拓越少年 ▲新越少年 颁奖典礼上,“卓越少年”“拓越少年”“新越少年”等奖项逐一揭晓,选手陆品诺和陈思羽更意外获得越剧电影《荆钗记》小演员试镜机会。少年们的脸庞上,既有收获的喜悦,更有对“不留遗憾”的释然。 “学习越剧四年,能在发源地站上决赛舞台已是莫大荣耀,只盼拼尽全力,不给这份热爱留遗憾。”13岁的台州选手谢林洋道出了所有参赛者的心声。 这场赛事自启动便备受瞩目,吸引全国12个省份近800位少年参与。7月下旬起,30强选手以研学“唱游”形式走进嵊州,在唱越剧、游越乡、品越味的沉浸式体验中,触摸越剧的根脉与温度。7月30日,结合浙江卫视“我要上越晚”启动仪式的复赛直播,让“爱越”热潮席卷全国,相关话题一度登顶同城热搜,尽显传统艺术在少年群体中蓬勃的生命力。 为助力选手冲刺决赛,尹派非遗传承人、一级演员王一敏专程为10位晋级选手开展专业培训。“孩子们行当齐全,小生俊朗、花旦灵动、老生沉稳,虽年纪尚小,那份‘想学好’的执着特别动人。”王一敏感慨,从各地远道而来的追梦者,到永康7岁小选手吕博畅那句“跟着视频学戏时,就觉得戏服好看、前辈唱腔动听”,都让她看到了传承的希望,“他们为热爱奔赴千里,为舞台拼尽全力,这份‘不留遗憾’的态度,正是越剧传承最需要的火种。” 作为越剧发源地,嵊州素有“嵊州人,人人都会唱越剧;越剧团,团团都有嵊州人”的美誉。“嵊州村越”品牌正以广阔舞台,让更多像谢林洋、吕博畅这样的少年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吕博畅的母亲吕红霞仍清晰记得儿子初学越剧的场景:“当时他学《送信》,听了没几天就会唱了,特别让人惊讶。那时他还小,很多字不认识,且越剧咬字与普通话差异明显,连我们听戏都得看唱词,可他唱起来咬字基本标准,老师也夸他有天赋,从此他便深深爱上了越剧。” 少年强基单元决赛虽已落幕,但全国赛青春潮流单元复赛即将启动。王一敏直言:“无论是草根爱好者还是半专业选手,都能在村越舞台找到自己的天地。尤其看到少年们主动接过传承接力棒,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唱响经典,这份新鲜血液的注入,比任何奖项都更有意义。” 从初赛的青涩到决赛的从容,少年们在“嵊州村越”的舞台上,完成的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与传统艺术的深度对话。当他们在台上绽放光彩,在台下坦言“不留遗憾”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少年的成长蜕变,更是越剧艺术在新时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为热爱,所以全力以赴;因为传承,所以不留遗憾。 |
上一篇:国球乒乓 技艺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