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师学子下茶乡:以脚步丈量山川,以笔触记录乡情_|三下乡活动|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广师学子下茶乡:以脚步丈量山川,以笔触记录乡情

时间:2025-09-0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茶研阅社”突击队温子慧 - 小 + 大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转型与文化融合路径,2025年7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茶研阅社”突击队前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仙湖村,开展为期七天的实地调研与文化体验活动。团队成员以财经学院为主,跨院整合传播、技术、教育等方向力量,围绕“以茶为核、文旅融合”的发展主题展开多维考察。

航拍仙湖村

实地采访村书记,了解产业变迁脉络

调研伊始,突击队前往书记家中进行深入访谈,重点聚焦仙湖茶业的历史演变与政策支持路径。75岁的曾老书记详细回顾了村庄从上世纪70年代人力翻山采茶、年产不足百斤的困境,到90年代政府启动开发计划后,短短三年开垦出1.3万亩茶田、全面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仙湖村由原本的市“倒数村”跃升为全市前列的“富裕村”,实现“户户种茶、家家增收”的目标,并在茶产业基础上拓展出蓝莓、水稻等多元化农业新局。

队员们与村支书交谈

踏查茶厂与茶山,直观感受生态工艺

在村干部带领下,队员实地参观了当地茶厂,完整走访柴火杀青、摊青、揉捻等核心制茶流程,深入了解仙湖茶坚持“传统技艺+生态种植”的工艺优势。随后,队员登上茶山,近距离观察小叶茶树。村支书介绍道,仙湖茶以“不苦不涩、回甘持久”为特色,小叶茶虽外形不华,但口感浓郁有回甘,是仙湖“灵气”的代表性载体。

队员近距离观察制茶工艺

登山晨观日出,记录茶山生态结构

为更全面观察茶山生态分布与自然环境,队员们于次日清晨五点沿“云上栈道”登上茶山高处进行日出踏查。通过实地观测茶园分布、地形结构与自然景观,队员们记录下茶山在晨光下的生态状态,并拍摄相关资料图,用于后续调研成果整理与宣传使用。

队员们晨起登茶山观日出

参与漆扇制作,体验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下午,突击队队员受邀参与民宿组织的漆扇制作体验。8位女队员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换上古装,体验漆扇图案拓印流程。过程中,队员以茶山意象与山水纹理为创作灵感,完成了多款兼具艺术性与地方特色的漆扇作品,直观感受非遗工艺的魅力与创造力。

队员们制作的漆扇

多院协作,跨专业融合,奠定调研基础

本次突击队共由13名成员组成,涵盖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等财经类专业,同时吸纳来自机电学院的成员负责无人机航拍与剪辑支持,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成员负责视觉拍摄与素材加工,基础教育学院成员则承担文稿撰写及公众号推文任务,体现了高校在实践中推动“专业互补、任务协同”的组织模式。

“茶研阅社”突击队合影

作为实践系列首站,本次仙湖调研不仅梳理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也通过现场采访、实地观察与文化体验,为后续深入调研奠定基础。“茶研阅社”突击队将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继续围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主题开展深度探索,力求用脚步丈量土地,以青年视角记录乡土振兴的真实进程。

撰稿人:温子慧

指导老师:郑灿玲

供稿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茶研阅社”突击队

上一篇:三下乡|冶金工程学院赴西安境海数字模型科技有限公司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二)

下一篇: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械赋能助乡建,青春筑梦红桥村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