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钱月祥、丁杨 - 小 + 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为切实破解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难题,让政策红利精准触达基层群众,2025年暑期,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组建“乡音传策,助资同行”实践团,10名队员赴家乡开展资助政策宣传返家乡行动。 精研政策筑根基,找准宣传“坐标系” 为确保政策宣传“不走样、不跑偏”,实践团在活动启动前召开专项动员培训会,指导老师钱月祥、钱蜜、苏玲分别从“政策精准解读”“实践安全规范”“调研方法技巧”三大维度开展系统培训。团队成员共同梳理国家“奖、助、贷、免、勤、补、减”七位一体资助体系框架,针对江苏、江西、新疆、河南四省(区)的差异化政策细则进行拆解分析,重点攻克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高中阶段免学费与国家助学金、高校阶段生源地助学贷款等群众关切的政策要点,确保每位成员不仅“懂政策”,更能“讲得清、说得透”。 定制问卷摸实情,画准需求“画像图” 为精准掌握不同群体对资助政策的认知情况,实践团提前设计三类差异化调研问卷,分别面向学生、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群体,为后续宣传提供数据支撑。 在社区宣传中,实践团成员分组行动,走进社区广场、沿街商铺,通过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详细了解市民对全学段资助政策的知晓度、信息获取渠道及理解难点。与此同时,校园内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专项调研同步开展。成员们穿梭在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场所,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调研内容涵盖对各类资助项目的了解程度、申请经历及政策改进建议。 双语宣讲暖民心,资助春风润莎车 “同学,你知道考上大学后,家里经济困难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吗?利息还有补贴呢!”在新疆莎车县,实践团新疆籍成员带着精心准备的资助宣传手册,化身政策“宣传员”与“联络员”,深入当地学校、乡村与集镇开展走访。依托“乡音优势”,成员用家乡语言讲解政策,每到一户家庭,都仔细询问学生就读阶段、家庭收入来源等情况,对照宣传手册逐条解读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校奖助学金及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尤其针对贷款申请流程、利息补贴标准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反复讲解、耐心答疑。 入校分享传薪火,青春故事燃梦想 “当年我考上大学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就是靠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顺利完成了学业。”在江苏省东台中学、金湖中学等学校,实践团成员以“学长学姐”的身份,通过“政策讲解+成长分享”的形式,为学弟学妹们解读资助政策,分享自身求学经历。 此次返家乡实践,对实践团成员而言,不仅是一次政策宣传的“实践课”,更是一场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身份转变。团队中不少成员曾受益于国家资助政策,此次他们带着“感恩之心”回到家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政策更有“说服力”,也让资助育人的理念在青春接力中不断传递。(钱月祥、丁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