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学子走进韩国济州,探索智慧农业新图景_|暑期实践|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园林学子走进韩国济州,探索智慧农业新图景

时间:2025-09-0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赖嘉敏 - 小 + 大


2025年7月21日至8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专业赴韩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4人,前往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济州国立大学,开展为期12天的国际访学交流活动。团队聚焦设施农业、植物倍性、病虫识别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通过听讲座、做实验、参访农场和科研机构,深入了解韩国园艺与农业技术发展现状,提升了专业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

聚焦科研基础,走进实验一线

在首日讲座中,济州国立大学应用生命科学学院的Kwan Jeong SONG教授以“柑橘品质改良”为主题,讲述了倍性变化对柑橘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他在带领实践队参观实验室时,介绍了团队近期在国际柑橘学会投稿的一篇论文,该研究比较了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柑橘叶片的生理结构差异。实践队队长园艺2302王泽雨表示:“以前只在课本上看到倍性对作物性状的影响,第一次在实验室现场看到分析设备和论文数据,很有启发。”

结合理论与实操,深入专业内容

团队随后参与了关于智能农业与设施栽培的系列讲座。7月22日,Young Yeol CHO 教授讲解了Arduino控制系统在温室环境调控中的应用,强调数据实时采集在精准农业中的价值。7月23日,Wook OH 教授分享了花卉垂直栽培系统的构造方法,重点介绍了LED补光与多层结构的节能优势。

下午,Dong Soon KIM 教授讲授了蓟马类害虫的识别与样本处理,随后在实验室演示了标本制备流程。

实地参访机构,学习产业融合模式

7月28日,团队到访济州农业研究与推广服务中心和西归浦农业技术中心。推广中心的负责人Young Ho CHOE介绍了农业物联网平台的运行机制。温室使用太阳能供能,农户可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温室数据,实现自动调控。“他们已经实现了与13户农户实时连接。”园艺2301梁意文表示:“这是农业产学研融合的典型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随后实践队前往济州橘子酒厂参观。厂长李用益详细讲解了不同柑橘品种在酿造中呈现的风味差异,带领实践队参观了发酵、蒸馏、封装等生产流程。园艺2201任怡静表示:“我没想到柑橘还能这样深加工,从种植延伸到酒品开发,这是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条。”

动手参与实验,提升技术能力

在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中,团队参与了昆虫标本制作与植物组织观察实验。大家在Seong Jin OH教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完成了金龟子的标本制作,并参观了供昆虫食用的木屑发酵系统。

随后,实践队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二倍体柑橘、四倍体柑橘和香蕉叶片的气孔密度差异,了解了气孔数量与植物蒸腾速率、抗逆能力的关系。

感官体验茶文化,感受标准化评茶流程

实践最后阶段,团队参加了由Kwan Jeong SONG教授主讲的“茶叶感官品质评定”课程。在教授指导下,成员们采用盲测方式品评了韩国绿茶与中国龙井等样品,并围绕色泽、香气、滋味等维度进行打分与分析。王泽雨表示:“通过一整套感官打分表,我才知道专业评茶并不是凭感觉,而是有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结语:在田野中思考专业方向

本次国际暑期访学实践涵盖了智能农业控制、病虫识别与标本制作、植物倍性与组织观察、茶叶感官评定与农业产业链调研等多个关键领域。团队成员通过参与讲座、操作实验、走访研究机构和企业基地,在动手实验中提升了实际技能,在交流互动中拓展了专业视野。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通过这次访学,实践队成员们不仅提升了对专业的认知能力,也增强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整体理解。大家普遍感到,与国外高校和科研团队的交流拓宽了思路,也启发了自己如何将已有知识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作者:赖嘉敏)

上一篇:探寻运河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山东英才学院组织参观济宁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苏州科技大学“乡音传策”实践团开展暑期资助政策宣传社会实践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