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3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寻迹星火,青春筑梦——零距离接触红色莲都区小队 - 小 + 大
近日,丽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寻迹星火 青春筑梦——零距离接触红色莲都区小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团队一行10人于晴日清晨抵达,在纪念馆内通过参观蜡像场景、群像浮雕等历史展陈感悟革命精神;午后转场至纪念馆广场发放调查问卷,与公众交流红色文化认知;临近返程时突遇降雨,雨中的纪念馆更添一份历史的厚重。一天的实践活动,让成员们在“晴雨交替”中触摸了鲜活的革命历史,也见证了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 上午9时许,天空湛蓝,云朵轻盈,实践团成员身着休闲装,带着相机与笔记本,兴致勃勃地来到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这座灰黑色砖石结构的建筑庄重肃穆,上方“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侧墙面挂着的党建展示牌与“平安结”标识,默默诉说着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特殊意义。 “我们是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寻迹星火 青春筑梦’小队!”团队负责人举起红色旗帜,旗面上“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寻迹星火 青春筑梦”“零距离接触红色莲都区小队”的白色大字格外醒目。成员们围绕旗帜在纪念馆前合影,青春的面庞与厚重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却因共同的信念凝聚出澎湃的力量。“刚到时阳光正好,照在纪念馆的金字上,感觉历史都变得鲜活起来了。”队员小林回忆道。这张合影不仅定格了团队的首次亮相,更开启了他们与红色历史的深度对话。 走进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第一个展区,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场景吸引了成员们的注意:左侧,一位身着黑色服装的蜡像端坐在木凳上,双手自然搭在桌面上,目光沉稳;右侧两位身着灰色军装、头戴红五星八角帽的军人蜡像并肩而坐,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正在参与一场重要的革命讨论。三人围坐在古朴的木桌旁,背景是带有岁月痕迹的木质墙面,“请勿触摸”的标识牌提醒着后人珍视这份历史的重量。“他们可能在商量作战计划,也可能是讨论如何发动群众——那种专注的神情,让我仿佛听到了当年的讨论声。”队员小陈轻声说道。 移步至核心展区,一座大型群像浮雕震撼了所有人。古铜色的浮雕上,数十位人物以半圆形层层展开,前景五位身着军装或中山装的人物神态坚毅,有的双手叉腰,有的目光远眺,脚下是模拟山石的基座;后方密布着男女老少的人物头像,表情或凝重、或充满希望,共同构成一幅“军民同心”的历史画卷。“这浮雕让我明白,革命不是少数人的战斗,而是全民族的觉醒。”队员小吴一边拍照记录,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浮雕左前方的光线打在人物面部,明暗对比更添历史厚重感,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并未“走马观花”。在另一处展区,两名队员围站在展示牌前,专注地交流讨论。穿浅色条纹衬衫的男生手持纸笔,低头记录着展板上的文字信息;身旁穿米黄色波点上衣的女生则拿着一把收起的黑红相间雨伞,用手指向纸上的内容,似乎在分享自己的发现。“你看,这里提到挺进师在浙西南建立了三年根据地,但课本里只讲了‘23年红旗不倒’,细节更丰富了!”女生说道。背景中,其他参观者也驻足观看画作与文字展板,天花板的条形灯光均匀洒下,为这场小型“学习会”增添了温暖的氛围。“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了课本之外的历史细节,也更理解了革命先辈的智慧。”男生补充道。 午后,团队转场至纪念馆广场,开展“浙西南革命精神认知度”问卷调研。此时天空已逐渐阴沉,云层增厚,略显闷热。成员们分成两组,向过往游客发放自制的问卷,问题包括“是否了解红军挺进师历史”“对‘植根人民’精神的理解”“获取红色文化的渠道”等。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生(队员小周)蹲在台阶上,专注地用银色水笔填写问卷,身旁戴眼镜的男生(队员小郑)背着深色背包,腿边倚靠着几把收拢的黑色折叠伞,随时准备应对天气变化。“阿姨,您觉得带孩子来参观革命纪念馆,对他理解‘爱国’有帮助吗?”“叔叔,您第一次听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是通过什么渠道?”队员们主动与游客交流,认真记录反馈。 “大部分游客都知道挺进师,但年轻游客对具体战斗细节了解较少,很多人建议多用短视频传播红色故事。”小周整理问卷时说道。广场背景中,灰白色的纪念馆外墙在阴沉天空下更显庄重,金色大字依然醒目,与队员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一幅“传承进行时”的画面。截至活动结束,团队共回收有效问卷82份,为后续总结分析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下午3时许,天空飘起细雨,雨滴轻轻敲打在纪念馆的灰色砖墙上,为这座革命圣地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团队成员返回纪念馆前,再次驻足凝视建筑与浮雕。“刚来时阳光灿烂,现在下着小雨,就像革命先辈用热血换来的和平,滋润着今天的我们。”队长总结道。 雨中,队员们回顾了一天的收获:从蜡像场景中感受革命者的专注,从群像浮雕里读懂“军民同心”的力量,在问卷调研中发现红色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浙西南革命精神不仅是历史的,更是当下的——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忠诚使命的担当、实事求是的作风、扎根人民的立场永远不能丢。”队员们在总结会上达成共识。 (丽水学院:寻迹星火,青春筑梦——零距离接触红色莲都区小队) |
上一篇: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青春逐梦”实践队:聆听初心使命,传承红色薪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