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9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林树森、李华伟 - 小 + 大
产后抑郁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城乡之间对产后抑郁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一问题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提高乡村对产后抑郁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加强农村地区的关注和支持,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地区产妇精神心理健康状况,青岛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助理李华伟教授带领“同心产护,抗抑前行”AI赋能乡村产妇心理健康公益筛查实践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秉持着“同心产护,爱在身边”的服务宗旨,针对农村地区产妇的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于2025年6月-2025年8月期间,团队10余人在山东省青岛、淄博、泰安,江苏省盐城等地乡村开展相关调查及科普志愿活动。 图1 团队筛查后合影 图2 团队成员上门开展产后抑郁筛查 图3 团队成员在田间开展产后抑郁筛查 团队累计为200余名乡村地区产妇提供心理健康筛查服务。志愿者们热情回答孕产妇的相关疑惑,向产妇传达专业人士对于健康管理的建议,进一步提升了产妇家属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减少了孕产妇的焦虑感,保障了孕产妇身心的综合健康。根据孕产妇心理筛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孕产妇都很乐观,同时也有一部分孕产妇反映出了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对母亲角色不自信,对自身健康和新生儿照护有种种担忧情绪。可能与孕产期体内激素分泌改变、妊娠生理变化、生活方式改变、家庭社会照护支持、角色适应不良、新生儿照护知识缺乏等方面密切相关。 图4 团队成员在汶南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筛查 农村地区产后抑郁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农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精神卫生服务严重不足,很少有医院提供产后抑郁的筛查或治疗,这导致许多农村产妇无法及时获得专业帮助。其次,农村妇女对产后抑郁的求助意识薄弱,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与城镇妇女相比存在明显的治疗差距。此外,农村家庭往往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新生儿的到来可能加剧家庭负担,进一步诱发产妇的负面情绪。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物质水平和精神文化的不断提高,优生优育意识也在同步增强,产妇及其家属对孕产期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通过本次孕产妇心理筛查,我们发现部分孕产妇因个人、家庭、健康照护等方面的因素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产妇自身造成了困扰,也对家庭、乃至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成员、医务工作者、心理专家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作者:林树森、李华伟) |
上一篇: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枳壳产业焕新赋能——重庆中医药学院实践团队赴江津广兴镇开展“三下乡”活动纪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