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非遗传承!惠州卫职院学子赴罗浮山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_|三下乡活动|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青春赋能非遗传承!惠州卫职院学子赴罗浮山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时间:2025-09-1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陈思思,张景儒,李泽豪 - 小 + 大


为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的传承密码,助力乡村振兴与中医药文化传播,2025年7月4日至8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检百草先锋队”12名师生,奔赴广东省博罗县罗浮山地区,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行动书写青春担当。

溯源:对话千年中医药智慧

走进葛洪博物馆,队员们的目光首先聚焦于《肘后备急方》残卷与古代制药器具。“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的古老记载,不仅让大家直观感受古人运用草药的精妙智慧,更深刻理解其为现代青蒿素抗疟药物研发提供的文献根基。馆内全息影像技术生动再现葛洪采药制药场景,将抽象的历史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帮助队员厘清岭南中医药的发展脉络。

在百草油文化长廊,108种原生药材陈列于琉璃展墙,搭配清代制药铜炉、药碾等实物及工艺流程复原场景,完整呈现了罗浮山百草油七十二道古法制作技艺。“从药材筛选到炮制,每一步都透着‘严谨’二字。”队员们通过近距离观察与聆听讲解,深刻认识到非遗技艺不仅是一套制作流程,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的“活化石”。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葛洪博物馆  陈思思供图

探新:见证非遗“守正”与“创新”共舞

在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廖志钟的分享,让队员们对非遗传承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守正,是守住道地药材与古法精髓;创新,是让传统技艺跟上时代步伐。”廖志钟介绍,企业坚持选用罗浮山道地药材,严格遵循古法晾晒炮制以保留药效;同时引入低温萃取、节能蒸馏等现代技术提升品质,革新包装设计推动品牌年轻化。

谈及青年力量,廖志钟分享了企业内青年员工从“零基础”到“技术骨干”的成长故事。他强调,青年的加入为非遗注入了新活力,是实现活态传承的核心动力。队员们在现代化生产车间看到,古老的百草油制作技艺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人才接力,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非遗传承人廖志钟。 何梓晴供图

惠民:把健康服务与非遗科普送进村

“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注意低盐饮食,罗浮山百草油可别当万能药,蚊虫叮咬、轻微跌打扭伤时用更合适。”在长宁镇义诊现场,队员们化身“健康管家”,为318位村民免费检测血压、血糖、尿酸,针对指标异常者开展一对一指导。结合专业知识,他们还向村民科普百草油的正确用法,纠正用药误区,现场发放426份健康宣传手册,贴心服务获村民频频点赞。

与此同时,团队开展的非遗认知问卷调查收获颇丰——发放2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达93.5%。数据显示,78.3%的受访者知晓罗浮山百草油,但仅32.6%了解其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遗。为激发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活动现场特设儿童中医药文化DIY绘画区,让孩子们在互动中认识中药材,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员在帮村民测血压、血型。 李泽豪供图

感悟:以青春之力担起传承之责

“这次实践,让我读懂了‘专业’二字的重量——既要懂药材、懂技艺,更要懂传承、懂责任。”队员李泽豪在总结会上感慨。通过研读典籍、对话传承人、服务基层群众,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更坚定了投身非遗传承与健康服务的决心。

“非遗的传承,关键在‘活’;乡村的振兴,关键在‘人’。”团队指导老师梁烨美表示,学院将持续支持此类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把专业所学与社会需求结合,在基层实践中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通讯员:陈思思,张景儒,李泽豪

上一篇:百千万工程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青年大学生开展连江社区科技科普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