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邱黎梅 - 小 + 大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码铸国魂,智汇本草”宣讲团踏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征程,以“医药护成长”为主题,将中医药文化传播至校园社区的每个角落。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青年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用中医药智慧诠释爱国情怀,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爱国与文化的种子。 一、厨房里的中医药: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八角都是中药啊?”7月17日下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白鹤社区中心门口,一位82岁的阿婆向佘喜乐发出这样的疑问。“厨房+中医药”科普活动现场,不断有中老年居民围在展台前咨询。 宣讲团负责人介绍,该主题是通过对100户家庭问卷调查后确定的,数据显示87%的受访者对食材药用价值感兴趣。 (图为佘喜乐在为社区老人和餐馆老板讲解厨房里的中草药。佘喜乐 供图) 在社区中心门口摆摊后,佘喜乐同学身着白大褂走进社区附近餐馆,为老板、食客科普了一些简单的中医药常识。她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大蒜、生姜、菊花、薄荷、三七、麦冬等为例,向重庆人民展示了中草药的魅力。 佘喜乐同学在宣讲结束后分享道:“无论是在宣讲过程中,还是在搜集整理资料的时候,都让我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觉得这非常好。通过这次在社区的餐馆门面里进行的宣讲,不仅让听众多了解了一些中医药知识,餐馆工作人员对厨房里常用的调料配料的功效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场互动中,面馆老板薛女士听完宣讲后随即对后厨厨师叮嘱:“师傅,天气热了,少放点生姜、胡椒,这些是温性食材,吃多了容易上火。” 这一细节让活动氛围愈发活跃。 二、传承与坚守:老军医的中医药情怀 同日上午,邱黎梅来到了纳溪区中医院对刘梦岭医生进行了专访。刘梦岭医生1975年入伍当兵,退伍后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如今虽已 70 多岁,仍坚守医疗岗位,他每天接诊的病人大多都是60-70岁的中老年人。在得知宣讲团所在学校校长是张伯礼院士后,他对邱黎梅说“好好学,把中医药文化传承下去”。 访谈结束后,邱同学分享心得时说道:“其实在纳溪这个不太发达的小地方,大家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是很高的,随着城市老龄化加剧,年轻人大多都不愿意再留在家乡。但我却想在学成以后回到这里成为一名出色的中西医大夫,将中医文化传承下去,治愈更多的病人。” (图为宣讲团成员邱黎梅在询问刘梦岭医生。邱黎梅 供图) 三、童心播种:让传统文化滋养新生代 7月17日下午,在四川省纳溪区城市书房,邱黎梅面向低龄小朋友开展中医药宣讲。“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哪位小朋友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中医相关的事物呀?” 提问刚结束,现场便响起热烈讨论。随后,王同学举手回答:“拔罐、刮痧、针灸、中草药等。”在宣讲环节,邱黎梅通过现场示范的方式,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合谷、足三里等常见穴位的保健作用。现场小朋友在指导下互相练习穴位按压,参与积极性高涨。“此次宣讲以激发小朋友兴趣为核心,力求让他们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邱黎梅在宣讲结束后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同时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这些重要论述为“码铸国魂,智汇本草”宣讲团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既要让中医药文化焕发时代活力,又要让爱国精神融入日常实践。这既是宣讲团的责任所在,也是开展工作的核心方向。 (图为宣讲团成员邱黎梅在进行宣讲互动。邱黎梅 供图)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校团委介绍,该活动通过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既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为基层群众带去了实用的健康知识。活动期间,宣讲团累计服务群众500余人次,覆盖社区、医疗机构和教育场所等多个领域。 作者:邱黎梅 |
上一篇:医心医意赴基层,针心灸行在路上——“针心灸行”志愿服务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