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0月11日,金秋时节,由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与「为你读诗」联合策划的“诗意石景山·音乐文学季”第四场——“金秋篇·最是橙黄橘绿时”主题诗会,在石景山功碑阁5号观景平台诗意上演。活动汇聚诗歌朗诵、音乐演奏与文化分享,在融合工业遗存、自然山水、文商旅体新空间与城市远景的独特场域中,引领近百位参与者沉浸式体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季节流转间的生命哲思。 石景山矗立在首钢园西北隅,被称作“燕都第一仙山”,雄踞在永定河东岸,“石景山区”的得名正是因为此山。作为永定河出山口地区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石景山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使它成为观察永定河的最佳地点,康熙帝为治理永定河水患,多次来石景山一带巡查。并写下《石景山望浑河》:“石景遥连汉,浑河似带流。沧波日滚滚,浩淼接皇州。”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官方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使此河得到治理。随后,康熙帝赐浑河名为“永定河”,沿称至今。 诗会在首钢园石景山功碑阁5号观景平台诗意上演,现场可俯瞰首钢园及京西地区。 “一半山水一半城”,开启金秋诗意序章 诗会以宋代文学家苏轼名句“最是橙黄橘绿时”为主题贯穿始终,并精心设计了五个篇章:以“一年好景君须记”拉开序幕,以“霜叶红于二月花”聚焦秋日的生命色彩与哲思,以“山映斜阳天接水”展现秋日登高远眺的胸怀与情思,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致敬秋天和时光,最终以 “万物静观皆自得”作为对秋天的宁静沉思收束。 本次活动主持人、「为你读诗」创始人、CEO兼总编辑张炫在开场致辞中分享道,此处视野开阔,可同时眺望工业文明的厚重印记、石景山的苍翠山岚、永定河的蜿蜒流淌、新首钢大桥的现代轮廓以及北京城的辽阔天际,构成了石景山“一半山水一半城”的丰富诗意,是理解北京历史与当下的重要窗口。 1,2图皆为诗会现场俯瞰图。此处视野开阔,可同时眺望工业文明的厚重印记、石景山的沉静山体、永定河的蜿蜒流淌、新首钢大桥的现代轮廓以及北京城的辽阔天际,构成了石景山“一半山水一半城”的丰富诗意,是理解北京历史与当下的重要窗口。 诗意与音律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会伊始,演员许歌便以苏轼名篇《赠刘景文》点亮主题。“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朗朗清音在秋日晴空下回荡,为整场活动奠定了收获与绚烂的基调。 随后,作曲家、音乐家肖瀛与旅美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王无山的合奏,将秋日的哲思融入旋律。大提琴深沉悠远的音色,完美呼应了作家史铁生在名篇《我与地坛》中“秋天是大提琴”的精妙比喻,在音符起落间勾勒出季节的深邃轮廓。 在音乐的余韵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丹君带来了有关秋天的深度文化分享。她从传统文人的生命智慧出发,解读了中国人赋予秋季的独特文化内涵——那不仅是物质的丰收,更是精神的沉淀与生命的成熟。 当歌手代玮的歌声与肖瀛的琴声在山水间交融,秋日的意境愈发开阔。随后肖瀛独奏《彩云追月》,以轻盈的旋律营造出对秋夜的无限遐想。许歌朗诵诗人林莽的《入秋》,则让参与的观众感受到季节转换的微妙瞬间,并产生共鸣。在此,秋天完成了一场从音律到文字的诗意过渡。 紧接着,王无山的大提琴独奏将与会者的目光引向首钢园旁边的永定河。王无山用音乐语言致敬这条北京的“母亲河”,以及她所象征的奔涌不息的生命力。“如果不来永定河,是很难了解北京的历史的,因为这里见证过北京的城市变迁、文明发展。永定河默默注视着北京的发展,我想石景山也在进入它一个特别明媚、灿烂的季节。”蔡丹君教授再次登台,从文化史角度解读永定河在北京城市形成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永定河在石景山区奏响了历史文明的交响曲”,从永定河洪积、冲积扇的“扇把儿”,到哺育北京城的河道商道,到首钢园的工业蓬勃发展,再到如今的活力蝶变,观众们在语言、音乐、河流的三种流动中,感悟石景山历史与文化的深厚积淀,感受北京秋天的独特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丹君带来了有关秋天的深度文化分享。 旅美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王无山大提琴深沉悠远的音色,完美呼应了作家史铁生在名篇《我与地坛》中“秋天是大提琴”的精妙比喻。 歌手代玮(右)的歌声与作曲家、音乐家肖瀛(左)的琴声相互交融,秋日的意境愈发开阔。 以静观之心体味万物 诗会在演员许歌对王维《山居秋暝》的吟诵中步入高潮,也走向了尾声。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诗境,为整场活动画上充满余韵的句点。诗会的参与者也被王维诗歌里这份静谧深深地触动,也更深地体会到“以静观之心体味万物,以平常之心欣赏四时,是一种值得践行的生命境界”。 北京石景山的古建筑群 主持人在总结中回顾了“诗意石景山·音乐文学季”自小暑节气启动以来走过的四站旅程,从石景山区文化中心的青春共鸣、重美术馆的当代艺术氛围,到西山绿道徒步的飞扬与宁静,陪伴大家度过了难忘的美好时光。她并邀请大家常来石景山区,在这片融合山水之美与城市活力的土地上,“漫步、凝望、倾听、感受、生活”,发现属于每个人的诗意,收获如苏轼笔下“最是橙黄橘绿时”般绚烂而平和的生命体验。 作为“诗意石景山·音乐文学季”的一部分,本次诗会通过诗歌与音乐的跨界融合,与在地文化景观的深度对话,生动诠释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当代魅力,为首都市民文化生活注入了诗意与新意。 《诗意石景山·音乐文学季》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与「为你读诗」共同打造的品牌活动,它以重要节气、节日为索引,以中国文学与中国音乐为挖掘内容并进行当代创作,旨在打造与石景山城市地标、在地文化深度融合的文旅新场景,让诗意成为石景山触手可及的城市气质。 诗会在演员许歌对王维《山居秋暝》的吟诵中步入高潮,也走向了尾声。 “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最高处的标志性建筑——功碑阁。 |
上一篇:报告标题:构建“城投平台+复合地产+公共服务”一体化城市运营新范式研究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