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数智乡伴,守护粮安:聊城实践中数智化赋能粮食安全的机制与路径探索

时间:2025-07-0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孙思晨 - 小 + 大

2025年6月30日至7月2日,山东财经大学“数智乡伴,守护粮安”调研团队深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以脚步丈量乡土,用数据解码粮安,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智农业探索之旅。这场扎根基层的实践,不仅见证了数智技术在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更勾勒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粮食安全的创新图景。

聚焦核心命题,锚定调研方向

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数智乡村建设的时代浪潮下,“小农户如何对接数智技术”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命题。团队选取聊城作为典型调研样本——这里既有延续千年的传统农耕印记,也涌动着数智农业转型的创新活力,数智技术应用呈现出多元发展路径。带着对这一课题的深入思考,调研团队踏上了探寻数智化赋能粮食安全奥秘的征程。

田野调查:数智技术在乡土田垄生根发芽

6月30日,调研首站来到道口铺任堤口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彬介绍,虽然村里务农主力多为留守老人,平均每人耕种6亩土地,但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购习惯的养成,为数智技术落地提供了土壤。田野间,100%的机播机收率,让传统农耕彻底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

图为团队成员与李志彬书记访谈。邵义进 供图

“以前种地全靠人力,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打开手机,农机租赁、农资选购一键搞定,还能在线学习科学种田知识。”一位老农的话语中满是欣喜。这些变化,正是数智技术扎根乡土田垄、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图为团队成员与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张雨涵 供图

工厂与村庄:数智链条重塑粮安逻辑

7月1日,团队走进红荷面粉厂和堂邑镇刘庄村,从加工端和产业端探寻数智赋能的深层逻辑。在红荷面粉厂,三条智能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采购溯源-智能生产-仓储监控”全链条数智化体系,让生产效率提升30%,产品合格率高达99.2%。“数智技术就是粮安的‘智慧大脑’。”厂长的感慨道出了企业转型的关键。未来,他们还计划搭建AI决策中心,打造数智化示范工厂。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红荷面粉厂负责人。邵义进 供图

而在“鲁西第一村”刘庄村,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果树种植,老年人依托数智技术享受现代生活。这里虽然不再直接从事粮食生产,但其“土地规模化+产业数智化”的发展模式,为粮食安全协同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为团队成员与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常思蕊 供图

企业创新:数智农机激活生产新动能

7月2日,山东创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数智技术与农机制造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机研发,通过实时采集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等数据,实现精准播种、智能施肥,推动农业生产从“经验种田”向“数据种田”转变。

“数智化农机不仅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最大价值。”企业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数智农机的核心价值。目前,该公司正着力构建“数智农机+农户+合作社”的合作生态,期待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技术辐射范围。

图为山东创聚新能源有限公司农机设备。邵义进 供图

调研启示:数智乡伴绘就粮安新画卷

聊城的实践表明,当数智技术与乡土逻辑深度融合,就能为粮食安全筑起坚实的科技防线。此次调研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实践案例,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通讯员 孙思晨)

图为集体合影。孙思晨 供图

聊城的实践表明,当数智技术与乡土逻辑深度融合,就能为粮食安全筑起坚实的科技防线。此次调研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实践案例,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通讯员 孙思晨)

上一篇:横山脚下寻足迹 青春毅行忆峥嵘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