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从翡翠藤蔓到黄金穗浪——AI与现代农业的对话

时间:2025-07-2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裴烈胤、卢鑫如 - 小 + 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赋能,让农业焕发生机。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的现代化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2025年7月14日,重庆移通学院“乡渝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持续扎根,深入西瓜田、玉米地,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相机记录青绿,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感悟传统农耕之多艰,解码泡桐产业之密钥。同时针对村民实际需求,组织并开展了一场“AI知识讲座”。泥土芬芳与数字脉搏在此交汇,传统农事与智能科技相映成趣,团队成员们以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添就动人一笔。

(“乡渝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结束合照 供图 卢鑫如)

躬耕问农:疏果理蔓的取舍之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泡桐村党书记余欣蔓的带领下,“乡渝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一行人踏上西瓜田地,亲身体验传统农耕的艰辛与智慧。讲解中,瓜农仔细剪除主藤上的一个小西瓜时,团队成员好奇地询问缘由。“这主藤上结了两个瓜,要是不剪掉一个,它们争抢养分,最后都长不好。“瓜农边示范边解释,“留一个,才能结出又大又甜的瓜。”这番朴素的讲解,不仅道出了疏果技术的科学原理,更展现了精益求精的农耕智慧。“这片瓜田可是我们一辈子的心血啊。”老农朴实的话语里浸透着对土地的深情,不仅让在场成员直观感受到了土地之于农民生计的重要意义,更坚定了他们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在瓜藤与土地的絮语中,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耕智慧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团队成员来到西瓜田地实地体验 供图 卢鑫如)

穗浪鎏金:田垄深处的青春温度

在泡桐村另一重点产业——玉米地的实践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挽起袖子,积极协助农户采摘成熟的玉米,通过亲身参与从采摘到装筐的全过程,学子们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劳作间隙,团队成员注意到一位背着沉重背篓正准备回家的高龄老人,立即上前接过背篓,并全程护送老人安全返家,用实际行动传递青春关怀。此外,为进一步增强乡村活力与政策宣传的亲民性,团队创新形式,在丰收的玉米田间,与党支部书记共同拍摄了展现乡村新貌的《小苹果(改编版)》舞蹈视频。“田间采收、义务帮扶、文化共创”的场景相交相融,为泡桐村增添了别样的青春色彩与人文关怀。

(团队成员玉米地体验玉米的采摘、帮扶老人、拍摄短视频 供图 卢鑫如)

智耘沃野:现代农业的算法萌芽

在前日入户宣传AI数字技术的基础上,为切实深化村民应用能力,“乡渝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于村内小广场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鲜明的“AI赋能农业”知识讲座。讲座伊始,团队成员以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暖场,现场气氛瞬间达到高潮;随后,两名主讲人围绕“AI工具助力农业生产”主题,结合生动的案例演示,并就操作细节、提问方式等与村民深入交流;最后,团队以一支期望“助农丰收”之舞结束本次讲座,前沿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知识就此碰撞。本次讲座不仅将前期入户宣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更提升了村民的科技应用能力,使“科技兴农”理念深入人心,为泡桐村农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

(AI知识讲座进行中 供图 张雪琴 卢鑫如)

躬行于垄亩,方知农桑不易;赋能以数字,续写振兴新篇。团队于泡桐村躬身实践,在田垄间挥汗体悟农耕本真,于讲座中普及科技应用,成功探索出“老把式+新算法”的融合路径。既当好泡桐村产业发展的“调研员”,全面摸清村情,又做好“服务员”,切实解决难题,推动“科技助农”画卷在泡桐村持续铺展。、

(“乡渝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与村民合影 供图 卢鑫如)

图:卢鑫如、张雪琴

文:裴烈胤、卢鑫如

上一篇:蚌埠学院材化学子深入怀远石榴产业链,探寻多酚保鲜赋能产业振兴新路径

下一篇:丹青三叠:当志愿红邂逅科技蓝,在麦浪里洇开时代底色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