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红日晨曦承醒狮文脉 “百千万工程”绘乡村振兴文明图

时间:2025-08-0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潘嘉炜 - 小 + 大

当画笔蘸取乡村振兴的斑斓色彩,当青春足迹,踏遍岭南大地的田间地头,“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在此刻碰撞出别样火花。7月16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红日晨曦突击队带着对乡村文化的敬畏与创作的热忱,以新扬村的墙面为天然画布,以画笔为沟通媒介,开启了一场将“百千万工程”理念与地方文化相融合的艺术实践。此次墙绘项目并非简单的墙面装饰,而是以“传递文明乡风”为核心主题,将醒狮文化作为文化根脉自然融入画面,让原本空白的墙面成为承载乡村精神、传递发展理念的生动载体。

教溯源:为创作锚定文化坐标

16日下午,突击队顺利抵达狮岭镇新扬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走访调研,突击队成员们了解到这里的醒狮文化蕴含着“奋进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核,而这种精神恰与文明乡风建设的要求高度契合。从醒狮表演中灵动的姿态到传承中坚守的技艺,从集体展演时的协作默契到世代传递的文化自觉,这些文化特质为墙绘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没有聚焦具体场景,而是提炼出醒狮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视觉元素——如狮头的昂扬姿态、鬃毛的动感线条、色彩的鲜明对比等,将其转化为可融入画面的艺术语言,为后续创作锚定文化坐标。

在走访村里的醒狮队伍,翻阅那些承载着奋斗与荣耀的醒狮历程,探寻醒狮表演里藏着的文化密码。每一支队伍、每一场表演,都像是一部活着的文化史,诉说着村民对醒狮的热爱与坚守。而老虎窿每年特有的暑假醒狮班,更是传承的生动注脚。孩子们在训练中,一招一式尽显对醒狮文化的传承之志,也让突击队的成员们真切触摸到醒狮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创作:让理念与文化在笔尖交融

墙绘创作的过程,是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具象画面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在“主题表达”与“艺术呈现”之间找到平衡。

突击队的成员首先确定了画面的整体框架:以“百千万工程”推动下的乡村新貌为背景基调,以醒狮文化元素为精神线索,加入孩童嬉戏追逐的画面感,以“文明乡风”为贯穿始终的情感内核。我们采用一位孩童拿着相机拍下一路的画面为前景,用以黄色为底色的不同深浅的渐变色彩勾勒乡村肌理——田野的开阔、民居的错落、醒狮于孩童的奔跑,用简洁的线条展现“百千万工程”带来的环境改善;中间层则融入醒狮文化元素,不刻意刻画具体形态,而是通过概括性的造型传递神韵:狮头的轮廓以流畅线条勾勒,鬃毛以渐变色彩表现动感,让醒狮形象既清晰可辨,又与乡村场景自然融合,避免成为孤立的符号。

融入色彩 让画变得鲜活

大地的暖黄、田野的青绿、天空的淡蓝作为底色,既呼应乡村的自然环境,又传递出平和温润的基调;醒狮元素则采用相对鲜明的色调,以红、绿、蓝为主色,通过色块的对比突出文化活力,同时控制色彩饱和度,避免与整体氛围产生割裂。从初稿的线条勾勒到定稿的细节填充,我们始终把握“克制而有力量”的创作节奏:线条既要流畅舒展,体现乡村发展的生机;又要沉稳有力,传递文化传承的厚重。每一处线条的转折、每一块色块的衔接,都反复打磨,确保画面既能清晰传递“百千万工程”与文明乡风的关联,又能让醒狮文化的韵味自然流露。

创作中最特别的环节,是加入“集体印记”的设计。突击队在画面留白处准备了多种色彩的颜料,邀请路过的村民以手印的形式参与创作。这些大小不一、色彩交错的手印,没有固定的排列规则,却自然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视觉符号——它们像散落的星光,点缀在乡村图景与醒狮元素之间,既让画面多了一层互动感,更暗合“文明乡风需要全民共建”的理念。这一设计让创作从“单向输出”变成“双向参与”,墙面也因此从单纯的艺术作品,成为凝聚共识的文化载体。

成果:让墙面成为会“说话”的文化载体

当最后一笔色彩落笔,原本空白的墙面已蜕变成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文化长卷。远观时,画面以开阔的乡村图景为基底,醒狮元素作为视觉焦点自然融入,整体传递出“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意境;近看时,细节处的线条与色彩层次分明,手印的肌理与画面的流畅形成对比又和谐统一。没有具体场景的刻画,却能让人感受到乡村的活力;没有具象形态的描绘,却能让人领会醒狮文化的精神。

如今,这面墙已成为新扬村一处特殊的文化景观。它不像传统宣传栏那样直接传递信息,却以视觉语言引发观者的共鸣:村民路过时,会从醒狮元素中联想到熟悉的文化记忆,从乡村图景中看到身边的变化;外来者驻足时,能从画面中读懂当地的文化特质与发展理念。墙面不再是冰冷的建筑构件,而是能与观者“对话”的文化媒介——它用色彩与线条诉说乡村的过去与现在,用整体氛围传递对未来的期许。

随着“百千万”工程三下乡的活动圆满结束,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红日晨曦突击队也即将踏上归途,但他们的青春足迹永远留在了狮岭镇新扬村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上。他们用墙绘来传承了醒狮文化,传递了文明乡风,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与基层的完美相融合。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潘嘉炜

上一篇:非遗融合乡土美育,河源特色文化焕新彩——广师大“芃星灼华”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江苏师大“拾穗者”团队:以创新大米项目为桥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