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江苏师大“拾穗者”团队:以创新大米项目为桥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5-08-0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武奕璇 刘新宇 王肖璐 何沁颖 孙伟航 肖思彤 马佳琪 潘佳妮 王祎瑞 - 小 + 大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学院“拾穗者”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以创新大米项目为切入点,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实践服务,用青春智慧助力“三农”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一道充满活力的青春风景线。

聚焦民生刚需,创新产品赋能乡村产业升级。“拾穗者”团队将目光锁定在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米产品上,经过前期市场调研与技术论证,形成了一套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团队精选江苏本地优质稻种,通过物理清洁技术开展免洗处理工艺,在去除杂质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大米营养成分,既解决了传统淘米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又避免了营养流失;采用的“轻量化”包装设计,则充分贴合新时代绿色消费与环保理念,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负担。据团队负责人介绍,该创新方案不仅提升了大米产品的附加值,更通过标准化处理为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奠定了基础。

深入田间地头,精准对接乡村发展实际需求。实践期间,“拾穗者”团队成员分赴多个乡村地区,走进稻田、农业合作社与农户家中,开展全方位调研与帮扶。在与农户的交流中,团队详细讲解免淘洗技术的原理与优势,示范操作流程,帮助农民理解技术创新对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作用;针对农业合作社面临的销售渠道窄、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团队主动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合作社与下游企业开展食品交流与商业合作洽谈,助力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团队成员还重点关注粮食产业链“入口处”的痛点,从种植标准、加工工艺到市场反馈,形成了一份涵盖20余条具体建议的调研报告,为当地农业产业优化提供了参考。

搭建服务平台,构建长效帮扶机制显担当。为让创新成果真正落地生根,“拾穗者”团队在实践中注重长效机制建设。通过组织科普惠农活动,团队向农民普及食品加工、绿色种植等实用技术,累计开展技术培训5场,覆盖农户200余人次;依托高校资源搭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实时更新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信息,帮助农民精准把握市场动态,有效缓解“卖粮难”问题。团队还与3家农业合作社签订长期帮扶协议,承诺在技术指导、品牌推广等方面持续提供支持,践行“扶上马,送一程”的助农理念。

此次实践活动,既是“拾穗者”团队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具体体现。团队将高校创新成果与乡村产业需求有机结合,不仅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大学生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提供了实践舞台。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拾穗者”团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关注“三农”、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为探索创新驱动乡村发展路径提供了青年视角。期待更多青年学子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以智慧与汗水共绘乡村发展新图景。

(作者:武奕璇 刘新宇 王肖璐 何沁颖 孙伟航 肖思彤 马佳琪 潘佳妮 王祎瑞)

 

上一篇:红日晨曦承醒狮文脉 “百千万工程”绘乡村振兴文明图

下一篇:声传巴渝,舟连清溪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燕尾传遗推普实践团”赴重庆巫溪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