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025年7月4日—14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秾工志造乡兴卷,赤子情绘山河图”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聚焦科创助农、生态焕颜、文化传承、农产增效四大方向,走进江苏省南京市周边特色产业农村及市内多个社区,展开了一场融智于行、汇情于乡的青春实践活动。 南农青年,肩扛使命闯乡野,不惧前路风雨阻;心怀赤诚赴实践,敢破万难助振兴。 “秾机焕新,智耕沃野”农机科创推广小组在高庙村走访时,注意到农户操作的耕地机频频卡顿。成员围着机械仔细观察,用卷尺测量关键部件尺寸,又跟着农户到田间看实际作业情况。回到学校,成员对着电脑屏幕,反复调整Creo软件里的模型参数,直到设计出更贴合田间操作的方案。方案经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论证后反馈至农机局,推动农业机械化。 图为农机科创推广小组前往高庙村参观耕地机械,从中找出农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建模优化之后反馈给南京农机局。 图为农机科创推广小组对农机使用痛点进行优化,并与研究所人员讨论方案可行性。 “秾绿织梦,青筑山河”生态环保优化小组在大桥社区筹备活动时,发现孩子们对色彩和游戏兴趣浓厚。成员们用彩纸制作了垃圾分类卡片,把废纸箱、塑料瓶改造成简易火箭模型,用手工作品教会孩子环保知识。带孩子们沿滁河行走时,成员们指着岸边的草木讲解生态知识,小朋友们蹲在河边,认真看着水里的小鱼,手里的垃圾袋渐渐装满。活动结束后,那些制作精巧的环保教具被留在了社区活动室。 图为生态环保优化小组前往南京市大桥社区和小朋友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 图为生态环保优化小组为了教南京市大桥社区小朋友们废物利用,用废品制作火箭。 “秾韵新声,文脉流芳”文化振兴传承小组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专注地看着云锦传承人蔡向阳的每一个操作细节,指尖跟着银镊的轨迹轻轻比划。在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成员方可薇一遍遍熟悉展品说明,确保可以熟练讲解红色文化,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到了九华村,成员坐在茶园边,把村民采摘茶叶的场景画下来,这些素材后来变成了文创书签上的图案。 图为文化传承小组前往南京民俗博物馆,云锦传承人蔡向阳老师给成员讲解云锦历史。 图为文化传承小组前往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方可薇化身讲解员,助力红色文化传播。 “秾情满乡,躬耕田亩”助农产销实践小组在中桥村画墙体彩绘时,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投在灰墙上。有人站在脚手架上勾勒葡萄藤的轮廓,有人蹲在地上调和颜料,旁边竹筐里放着刚从农户家摘来的葡萄,作为色彩参照。制作宣传册时,成员把庭院里盛开的月季拍下来,和葡萄的图片一起印在册子上,助力中桥村特色传播。 图为助农产销实践小组前往南京市栖霞区中桥村以孩童摘葡萄为主题进行墙体彩绘。 这份青春实践的火种已在乡野点燃,愿更多青年学子接续躬身,以智赋能、以情暖乡,让振之花遍开乡村沃土! 图为“秾工志造乡兴卷,赤子情绘山河图”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成员结束后合影留念。 文字作者:吉桢祥 阮钰涵 胡可 图片作者:梁雨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