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9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王忆萱 - 小 + 大
8月15日,扬州大学医学部一支名为“智链乡医·AI筑健康”的医学生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徐州、南通、无锡等地乡村,开展相关调研活动,探索AI医疗在乡村落地生根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活力。 智慧服务,助力基层就医 初到基层医院,实践团成员就留意到有机器人在大厅内,“智链乡医·AI筑健康”团队成员看到有老人们围着机器人进行询问与查阅。它可以微笑向病人判断适合挂什么科室,让老人们能够独立完成就医流程,既方便了老人就医,又减轻了导诊台的压力。 深入调研,直面AI医疗推广困境 “智链乡医·AI筑健康”团队成员开展了调研活动。他们与基层医生与患者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对智能医疗的认知、接受程度和看法等。 在交流过程中,村民们提出了一些现实疑问和担忧,如“村里网络信号不好,现在智能的医疗设备能用吗”“买这些设备要花不少钱,村里哪有那么多资金”“我们年纪大了,学不会操作这些高科技东西”“AI诊断万一出错了,谁来负责”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在乡村推广AI医疗工具面临的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成长蜕变,青年学子感悟责任担当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沟通方式的重要性。“一开始,我们总是习惯用专业术语和村民交流,结果他们听得一头雾水。后来我们学会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医疗问题,村民们就容易理解多了。”团队成员小王感慨地说。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望未来,共筑乡村医疗新蓝图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发现了一些乡村医疗存在的问题。例如,乡村卫生室的远程医疗设施不完善,村民进行影像诊断需要前往市区医院,十分不便;市区医院与乡村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医疗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面对这些问题,“智链乡医·AI筑健康”实践队成员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他们呼吁加强乡村网络、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AI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加大对乡村医疗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和维护AI医疗工具;开展针对医务人员和村民的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对AI医疗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建立健全AI医疗责任界定机制,消除村民的后顾之忧。 本次实践活动中,“智链乡医·AI筑健康”团队成员共走访了多个乡村,与30余位医务工作者和100多位患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赋能基层医疗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为推动AI医疗在乡村的普及和应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扬州大学医学部“智链乡医·AI筑健康”团队成员:王忆萱) |
上一篇:会计学院:“夏日乡行:童伴成长”团队深入调研财商启蒙课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