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沈范缘 - 小 + 大
当指尖与纸张相遇,不借剪刀,仅凭一折一撕,平凡的纸片便能化身栩栩如生的图案——这便是非遗撕纸的魅力。为响应国家非遗保护传承政策、文化惠民工程及美育教育要求,破解非遗传承中受众老龄化、形式单一化的困境。南通大学“非遗撕纸”文化艺术实践团携这门古老技艺走进南通市多所社区,通过技艺教学、主题创作等活动,让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一、代际共融:老幼同创,让技艺载满温情 非遗撕纸源于千年民间技艺,以简洁手法与鲜活题材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亮色。从传统吉祥图案到现代生活场景,它以最朴素的方式记录时代印记。在天生港镇街道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面向儿童与长者开展基础撕纸技艺教学与文化普及,手把手传授“阳撕”“阴撕”等基础技法,引导老少合作完成十二生肖系列主题作品。活动以“老幼共创”的创新模式,为“一老一小”群体搭建互动平台,促进了代际情感交流,也以优质文化服务满足基层精神需求,营造出和谐的社区氛围。 二、美育浸润:纸载历史,让文明触手可及 紧扣美育浸润行动实施要求,实践团走进幸福街道花桥社区“小候鸟”爱心暑托班,以三星堆文化为核心策划古蜀文明美育课堂。课堂融合非遗撕纸与创意绘画,将青铜面具的奇特造型等文物细节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素材:孩子们通过撕纸再现青铜面具的轮廓线条,以折纸模拟青铜器物的对称美感,在动手过程中直观感受古人将科技智慧融入器物铸造的巧思。此举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以趣味实践激发儿童对古蜀文明的探究欲,让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在互动体验中深植心间。 三、跨界创新:纸绘航天,让梦想扎根童心 为厚植青少年科技报国情怀,团队在园林社区打造“航天科技+非遗撕纸”跨界课堂,以非遗与科技的碰撞形成活动亮点。实践团成员以《国之脊梁》为切入点,讲述钱学森等科学家及航天人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讲解航天器发展脉络与核心科技原理。随后引导孩子们以撕纸技艺呈现航天元素:用流畅撕痕勾勒火箭升空姿态,让“航天梦”在指尖绽放。这种创新形式既展现了非遗技艺的多元表现力,更在实践中播撒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种子,使科技强国理念随纸香浸润童心。 实践团未来将继续深耕社区沃土,以更丰富的形式拓展非遗传承的边界,进一步拓展“非遗+乡村振兴”路径,让古老的撕纸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成为滋养文化自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力量。 (作者:沈范缘) |
上一篇:青春筑梦基层,非遗手工润童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