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杉行突击队:双师赋能育英才,青春筑梦绽芳华

时间:2025-08-2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行突击队 - 小 + 大


2025 年 7 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法学院杉行突击队怀揣着“以法润乡,以行筑梦”的信念,奔赴韶关市仁化县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展暑期“三下乡” 实践活动。这支深受“裁判文书研习式双师课程”影响的青年队伍,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在田野间书写着新时代法学学子的责任担当。

双师淬炼:锻造“释法说理”真功夫

得益于 “裁判文书研习式双师课程”中的见识与理解,杉行突击队成员已练就扎实的专业本领,为三下乡活动做了充分的智识和能量储备。课程打破传统法学教育桎梏,引入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通过研习真实裁判文书、模拟司法场景等沉浸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角色代入” 中提升法律思维能力。正如带队教师所言:“我们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解构判决中学会释法说理,在角色扮演中体悟职业担当。”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使队员们在下乡前便具备了“读判决、析法理、辨实务”的专业素养。他们不仅能精准拆解复杂法律文书,更能将抽象法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后续的乡村普法与调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普法惠农: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仁化县丹霞街道,队员们将课堂所学的“释法说理”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他们借鉴裁判文书的论理逻辑,将《民法典》中关于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等法律条文,巧妙融入民宿经营纠纷、邻里矛盾调解等真实案例,用“方言土话”为村民答疑解惑。在青湖塘村的普法课堂上,队员李同学通过讲述“丹霞山民宿租赁合同纠纷”案例,生动阐释了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赢得村民阵阵掌声:“这样的普法接地气,我们听得明白、记得牢靠!”

在乳源县桂头镇,队员们创新采用“情景模拟 + 互动游戏”的普法形式。他们与广外志愿者联合开展“护苗・绿书签”主题活动,通过模拟“网络诈骗”场景、设计“法律知识闯关”游戏,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孩子们回家都能给我们讲防诈骗知识了!”

调研献策:以专业视角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在实践调研中,双师课程培养的“实践思维理性”发挥了关键作用。队员们深入仁化县黄屋村、乳源县岭溪村等地,运用课堂所学的“解剖麻雀”分析法,从具体纠纷中探寻共性问题,为乡村治理提供专业建议。

在与丹霞街道管委会的座谈中,调研组结合土地管理法规与民宿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建立文旅产业法律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议,得到管委会负责人高度认可:“同学们的调研切中要害,为我们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乳源县非遗文创产业调研中,队员们敏锐发现“非遗保护与文旅开发”的法律衔接问题,建议通过“非遗 IP 确权 + 文旅项目合规审查”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相关建议已被当地村委会纳入发展规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队员们与广师大法律校友韦南师兄团队的座谈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乡村法治建设的理解。校友们结合自身执业经验,分享了“法治驿站”建设、“法律明白人”培养等基层治理经验,为队员们的调研工作注入新的思路。

双向成长:在服务中践行使命担当

此次“三下乡”实践,既是杉行突击队检验专业能力的“试金石”,更是他们践行法律职业使命的“练兵场”。队员们在普法中提升沟通能力,在调研中锻炼分析能力,更在与村民的互动中深化了对“法律为民”的理解。正如队长在实践日记中所写:“当看到村民们因我们的讲解而舒展眉头时,我深刻体会到法律人的价值与责任。”

对于当地村民而言,队员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法律知识,更点燃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岭溪村,队员们帮助村民梳理民宿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后,一位民宿老板高兴地说:“你们讲的这些知识太实用了,我们以后经营更有底气了!”这种双向奔赴的成长,正是“双师课堂”育人成效的生动写照。

结语

从课堂研习的心得到乡村振兴田野的实践,杉行突击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双师同堂”的育人魅力。他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智慧,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正如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的一位老师所说:“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治人才。”未来,这支青年队伍将继续以法为刃、以行为舟,在服务社会的征程中书写更多青春华章!

(作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杉行突击队)

上一篇:乡村振兴“青”动力 | 暨南青年赴深渡水助力“农文旅”融合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