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青春“三下乡”——以脚步丈量黑土地,用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5-08-2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黄胜美 罗晓彤 - 小 + 大

盛夏七月,绿浪翻滚。7月28日—8月3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组织“金穗筑梦”乡村振兴青年实践团奔赴吉林省梨树县,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积极响应“跟着总书记的脚步看吉林”的口号,先后深入梨树百万亩试验田基地、黑土地研究院、卢伟农机合作社和红光稻田公园四大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体验,在田间地头感受科技农业脉动,于乡村一线体悟振兴发展伟力。

第一站:百万亩试验田基地——触摸科技种粮的“国家地标”

盛夏的梨树百万亩试验田,秸秆覆盖的田垄间,玉米幼苗蓬勃生长。“秸秆还田像给土地盖棉被,保墒又肥田;免耕播种机‘一勺烩’,播种、施肥一次成!”在梨树百万亩试验田基地展示的"梨树模式"让队员们大开眼界。大豆和玉米间作种植的方式也格外引人注目,团队成员仔细观察发现,两种作物错落有致地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既保证了充足的生长空间,又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下大家充分了解到这种种植模式的优越性,其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促进作物之间的互补生长。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对这种创新种植方式表现出浓厚兴趣。

第二站:黑土地研究院——探秘“耕地大熊猫”的守护者

走进梨树县黑土地研究院,土壤剖面标本、智能监测设备勾勒出黑土保护的科研版图。黑土地研究院为实践团成员打开了科技农业的新视野。在这里,队员们深入了解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具体应用。研究院展示的各项黑土地保护技术让团队成员赞叹不已,大家亲眼看到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地肥力。工作人员耐心讲解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意义,以及各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这些创新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站:卢伟农机合作社——解码“小农户”的“共富密码”

梨树县卢伟合作社的农机库里,大型收割机整齐列阵,彰显规模化农业底气。各式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整齐排列,从播种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流程让实践团成员印象深刻。合作社采用科学种田方式,通过大型农机具实现精准作业,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作业质量。团队成员仔细观察农机设备的操作过程,了解现代农业机械如何改变传统耕作方式。这些现代化设备的应用,让队员们对农业生产的未来充满期待。

第四站:红光稻田公园——绘就“农文旅”融合的田园新画卷

踏入梨树县红光稻田公园,彩色稻画在阳光下流转,观光栈道蜿蜒穿林,二者呈现出农旅融合的美丽画卷。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与远山近树构成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公园内的玻璃栈道蜿蜒在稻田上方,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观光视角。实践团成员漫步在栈道上,俯瞰连绵的稻浪,感受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完美结合。这种创新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业价值,还为当地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实践收获:黑土情深,奋斗不息

从百万亩试验田的科技壮歌,到黑土地研究院的守护誓言;从卢伟合作社的共富实践,到红光稻田公园的田园诗篇,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金穗筑梦”乡村振兴青年实践团的梨树之行,是一次知行合一的深刻历练,更是一次青春向党的深情告白。同学们在广袤的黑土地上,见证了科技如何重塑传统农业,感受了保护“耕地大熊猫”的迫切与智慧,理解了组织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关键作用,领略了农文旅融合释放的巨大潜力。他们用脚步丈量国情,用热情温暖民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黑土地是宝贵的,守护好它是我们的责任;乡村是充满希望的,建设好它需要我们的智慧。”这是实践团成员共同的心声。梨树之行虽已结束,但服务“三农”、投身乡村振兴的种子已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深埋下。他们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继续关注乡村、研究乡村、服务乡村,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用青春和智慧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宏伟目标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作者:黄胜美  罗晓彤)

上一篇:“齐鲁青未了,数智护禾苗”实践团赴烟台调研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