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智匠非遗护童心,法润乡邻谱新篇

时间:2025-08-2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孟凡镇 - 小 + 大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智匠非遗・法润乡邻”实践团,于近期前往山东日照盛阳社区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师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将非遗文化传承与法治精神弘扬深度融合,在实践中践行青春使命,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非遗手工进社区,传统文化焕新彩

“一张红纸剪出生动纹样,一根竹篾编出传统韵味”,为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其文化自信与传承使命感,实践团精心设计“剪纸创作+竹编装裱”非遗文化手工活动。志愿者通过实物演示与通俗讲解,向青少年介绍剪纸的历史渊源、竹编的工艺智慧,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学意蕴与民俗故事。

图为志愿者指导制作非遗竹编画

在实践操作环节,青少年们手持剪刀认真裁剪,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完成剪纸作品后,又将其嵌入竹编框架,制作出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竹编风铃。清脆的风铃声中,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实践团志愿者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传承的青年责任。

图为志愿者指导制作竹编风铃

法治非遗双融合,安全教育护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儿童的安全防护意识与文化素养,实践团在社区开展“法治+非遗”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通过问卷调查,详细了解青少年对校园欺凌的认知程度与应对误区,随后以情景化教学的形式,模拟校园欺凌常见场景,向孩子们传授“不参与、敢拒绝、会求助”的防欺凌应对策略,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常识。

图为指导社区青少年填写调查问卷

在非遗文化传承讲座环节,志愿者结合日照本地非遗资源,从历史起源、制作工艺、文化价值等多维度,介绍岚山渔民号子、五莲剪纸等地方非遗项目,让孩子们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近距离感受家乡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志愿团开展非遗文化讲座

便民法治进万家,服务乡邻暖人心

响应法治社会建设号召,聚焦社区居民法律需求,实践团在盛阳社区设立便民法治服务点,开展“法律零距离”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法治讲解台围绕居民关心的房产纠纷、金融诈骗等民生法律问题,由实践团具备法律知识基础的师生提供一对一专业解答,同时发放《民法典便民手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指南》等实用资料,帮助居民了解常见法律风险与维权途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社区居民宣传法律内容

为精准把握居民法律需求,实践团设计电子问卷,通过扫码填写的方式收集居民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方向与服务需求,为后续开展针对性法治服务奠定基础。志愿者们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将法治温暖送到群众身边,为构建和谐法治社区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盛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

此次“智匠非遗・法润乡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引导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生动实践。实践团成员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将非遗文化的魅力传递给社区青少年,将法治的阳光播撒到社区每个角落。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育人初心,组织更多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指导教师:孟凡镇)

上一篇:童声传雅语,乡音映通言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