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学子赴龙湾屯实践 以青春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答卷_|乡村振兴|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学子赴龙湾屯实践 以青春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时间:2025-09-03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韩瑞琪 孙毓毓 候子轩 刘浩洋 - 小 + 大


2025年8月18日,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抵达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联合当地团委开展首都大学生“揭榜挂帅”调研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勇于担当作为,以专业能力破解乡村发展难题,助力龙湾屯优质农产品推广与乡村产业升级。

图为团队负责人刘浩洋同学做汇报发言。吕子琦 供图

揭榜出征——座谈交流明方向,一场高校和乡村的双向奔赴

实践首日,“揭榜挂帅”专题座谈交流会在龙湾屯镇召开。龙湾屯镇人大主席马玉民对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乡村振兴需要新鲜血液,更需要年轻人的智慧和创意。我们拥有优质的农产品,但缺乏品牌影响力;我们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但需要创新传播方式;我们急需电商人才,帮助农民打通销售渠道。”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实践团队负责人刘浩洋回应:“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真正为龙湾屯做实事、解难题。”

探访“龙湾质造”——揭开品质背后的科技密码

在“龙湾质造”科技服务中心,同学们见识了科技对现代农业的赋能作用;龙湾屯集体林场农作物种植基地里,同学们戴上草帽、拿起农具,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深入油鸡养殖基地,实地调研油鸡生长环境与科学养殖方法。同学们穿梭于林木葱郁的散养场地,仔细观察油鸡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技术人员向团队详细讲解了科学养殖的要点通过观察林下散养场地,团队成员认真记录养殖流程的每个细节,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开展农产品直播推广和质量溯源提供了扎实的实证基础。玉米地这边,齐头深的玉米秆在微风中轻晃,队员们在“玉琥珀”玉米垄间,仔细查看玉米棒的饱满度。“这‘玉琥珀’是农科院这两年的新品种,甜糯口,果皮薄,就是好多人还不知道。”有队员还特意拍下玉米颗粒的特写,打算后续用于宣传素材。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玉米地直播实地考察。吕子琦 韩瑞琪供图

PPT背后的匠心——为农产品打造“数字名片”

为提升农产品辨识度,让优质农产品“自己会说话”,团队还为龙湾屯特色农产品打造“数字名片”。实践团队成员们为每款产品制作了精美的PPT介绍,有的负责拍照,用镜头捕捉农产品的独特质感;有的与工作人员交流,对产品的特色进行了详细记录;有的专注文案撰写,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产品的美味与营养价值。在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张张精美的农产品“介绍信”逐渐成型。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制作PPT介绍。吕子琦 供图

“林间直播间”——把直播间搬进龙湾屯林场

实践团队还创新直播形式,将直播间“搬”进龙湾屯集体林场的玉米地中。“欢迎来到龙湾屯特色农产品直播间!左边竹筐里是刚捡的麻酱油鸡蛋,右边这筐,就是早上从地里摘的‘玉琥珀’玉米!”该学部刘浩洋学生作为主播,一手托着鸡蛋,一手举着带叶的玉米棒向网友热情介绍。镜头侧方,团队其他成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场控,快速回复“鸡蛋怎么买?”“‘玉琥珀’玉米煮多久才甜?”等网友提问;有人紧盯后台订单数据,实时与林场、种植户对接备货情况。直播期间,团队还现场煮了玉米,剥开时热气带着甜香飘出,同学咬了一口笑着说:“你们看这颗粒,又糯又有汁水,这就是咱龙湾屯的好东西!”此次直播持续2小时,麻酱油鸡蛋、麻酱乌鸡蛋和“玉琥珀”玉米均收获大量订单,不少网友留言“等着尝鲜”。

而这场直播的价值,远不止于农产品销售。当同学们随口提起“这片玉米地旁边就是采摘园,现在葡萄、羊角蜜正熟得甜,周末来摘果还能逛林场,走两步就是农家院,吃口刚摘的菜比啥都鲜”时,弹幕瞬间热闹起来——“求采摘园位置!”“周末想带娃去,能预约吗?”直播结束后,团队甚至接到了几个后台咨询“田间直播同款游玩路线”的私信。“我们本想帮林场拓宽农产品销路,没想到顺带让郊区的游玩资源也被看见了。”团队成员笑着说。这种“卖货”时自然植入文旅信息的方式,像搭了座隐形桥梁:原本只想买农产品的网友,可能被“摘水果、逛林场”的场景打动,盘算着周末来场郊区游;而关注周边游的人,也会因对当地农产品的信任,更愿意把这里列为目的地。

当农产品与郊区的应季采摘、自然风光同框,既让“原生态”有了具象画面,也让文旅体验多了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吸引力——毕竟,谁能拒绝“买袋玉米糁,顺带摘筐葡萄”的惬意呢?


图为同学在户外,室内进行直播。吕子琦 谭浩东 供图

直播结束,订单打包发往全国各地,但北城学子与龙湾屯的故事并未落幕。同学们正在帮助搭建长期直播账号、设计统一包装视觉系统。“揭榜挂帅”不只是一次实践,更是一颗种子。当高校智慧深植乡村沃土,当青春力量邂逅田间地头,乡村振兴的答卷,正由新一代青年用脚步与汗水郑重书写。新时代的北城青年们,正以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点亮乡村。我们将直播镜头对准林间的珍馐,让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我们扎根田间地头,用科技赋能传统农业,我们化身文化使者,让村落焕发新生。

图为集体合照。吕子琦 供图

作者:韩瑞琪 孙毓毓 候子轩 刘浩洋

上一篇:青春牵手非遗:“非遗脉动”团队用实践绘就乡村文化振兴画卷

下一篇:青春“缠”新意:探访英山缠花,寻非遗活化之路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