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牵手非遗:“非遗脉动”团队用实践绘就乡村文化振兴画卷_|乡村振兴|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青春牵手非遗:“非遗脉动”团队用实践绘就乡村文化振兴画卷

时间:2025-09-0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近日,“非遗脉动—振兴非遗宣讲团”奔赴阜阳市太和县蔡庙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支教助学为笔、非遗传承为墨、助农服务为彩,在乡村大地上书写青春担当,绘就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鲜活画卷。

image.png

支教助学:以知识点亮童心

实践团队聚焦留守儿童学业需求,在蔡庙镇文明实践站开展分层教学:为完成暑假作业的孩子开设英语课,从基础发音到趣味对话,点燃英语学习热情;为作业未完成的孩子耐心辅导,对调皮学生“一对一”引导。知识传递与暖心守护交织,不仅让乡村孩子触摸到更广阔的世界,更让教育帮扶的微光,照进乡村振兴的未来。

image.png

非遗体验:让文化浸润乡土

走进非遗传承村庄,团队成员先欣赏村民创作的剪纸作品——孩童的天真构想、妇女的生活巧思,都在剪纸里鲜活呈现。随后,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大家亲手折纸、裁剪,完成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指尖跃动的不仅是传统技艺,更是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的希望,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image.png

助农纾困:用行动践行担当

走访中得知一位农民有庄稼遗留难题,团队主动协助,结合所学并联系资源助力解决。从课堂讲台到田间地头,成员们以实际行动回应乡村需求,让“三下乡”不只是校园到乡村的物理奔赴,更成为青春力量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image.png

协作成长:于实践厚植初心

实践里,团队成员从工作交接、分工备课,到照顾队友、总结传承,在日常协作中培养出实干与互助精神。村书记提供的三轮车方便了出行,政府人员讲解非遗时的热忱传递着温度……这些经历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乡村的淳朴与支持,也更坚定了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的决心,让这段实践成为成长中最珍贵的“精神养分”。

此次“三下乡”,团队以青春为桥,连接起知识、文化与乡村。支教的暖意、非遗的厚重、助农的担当,都化作成员们心中的火种,照亮着他们未来继续服务基层、传承文化的道路,也为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写下了充满希望的青春注脚。

上一篇:烟台大学梨梨原上果实践队:深耕阳信鸭梨文化沃土 书写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答卷

下一篇: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学子赴龙湾屯实践 以青春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