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5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邹慧燕、李怡静、许瑛琪、陈浚鑫、钟雨岑、林烨鑫、李寒煊、黄晨菲、柯琳欣、詹慧、阮诗涵、蒋裕冰、彭宇悦、黄思媛 - 小 + 大
交汇点讯,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厦门医学院“畲乡医韵健康行,厦医筑梦民族亲”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了福安市,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县市,承载着畲族千年迁徙的厚重历史与独特文化。在这片孕育了畲族英雄的土地上,实践队不仅开展医疗志愿服务,更深入探寻红色记忆——通过寻访蓝海柯先生,这位抗战畲族英雄的后人,实践队得以触摸到一段鲜活的历史。 一、与时间赛跑,打捞抗战记忆 这一次,算得上是团队的一次“闪电行动”。由于台风原因,实践队无法探寻蓝阿嫩烈士的故居。所幸村委热情提供了蓝阿嫩烈士儿子蓝海柯先生的联系方式,但这条线索却指向了更远的安徽:老人家年事已高,身体欠安,且人不在福安。距离与隔阂,仿佛给初步的接触蒙上了一层阴影。 所幸蓝海柯先生答应了我们的采访,在得知团队成员也有畲族同胞后,老人家更是惊喜万分。与我们共同约定了采访的时间。 团队指导老师傅丰文老师接通了电话。历史,在两位长者的对话中,以一种最鲜活、最自然,也最出乎意料的方式展现开来。 图为傅丰文老师与蓝海柯先生通话詹慧供图 二、英雄生平:畲族少年的革命足迹 “我父亲13岁参加红军,并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最终在前线牺牲。”蓝阿嫩出生于闽东柘荣县畲族山村,“从小家庭太困难了,他身体生过一次病。嗯,生过一次天花。”虽未受正规教育,却在部队刻苦自学:“到了部队以后,许首长都非常关心他,叫他要学习文化,所以他很刻苦。” “我生下来以后啊,呃,我跟我父亲就没有见过面,我父亲没见过我,他在前方打仗是最最艰苦的时候。”蓝海柯作为遗腹子,通过母亲讲述追寻父辈:“我父亲在四八年淮海战役牺牲的,呃。我是我是四八年出生的。” 三、战斗传奇:亲历者的战场记忆 “我父亲亲自指挥杨根思炸碉堡,有这么一个故事。”当杨根思报告“敌人碉堡交叉火力厉害”时,蓝阿嫩调整战术:“他看到杨根思了,他说杨根思。呃,这个碉堡怎么还没炸掉,怎么回事儿?杨根思就讲了,敌人那个碉堡的交叉火力啊,很厉害,哎,抬不起头来。”齐村战斗中,杨根思单兵俘虏整排:“杨根思他一个人,他俘虏了一排多人,几十个人啊。”夜袭虹桥机场时,19岁的蓝阿嫩任五连指导员:“当时我父亲19岁,他已经提升为连队的指导员……夜里嘛一下跑到虹桥机场附近了。” “带领战士们把这个4架飞机烧掉。” 四、历史见证:党史办的珍贵档案 蓝海柯强调柘荣县党史办价值:“他们那里有一些纪念的东西……柘荣县党史办,你们可以联系一下哦。”推荐干部吴思荣:“他写过很多材料……柘荣县党史有个干部叫吴思荣。” 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当代使命 蓝海柯惋惜宣传不足:“我们实际上对闽东红军这一块宣传的不够啊。”以“九壮士跳崖”为例:“我们九藏岩9个烈士跳崖呀,对狼牙山5壮士,我们9个烈士跳崖……但没有去了解,没有宣传。”提出传承方案:“我建议利用学校这个平台……跟福建省搞红色文艺创作的人啊,去把它搞成一个电影素材。”揭示历史渊源: “柯成贵木船打军舰……这也是海军的前辈,最前辈是这个部队。” “闽东海上武装是人民海军的重要历史源头之一……” 六、结语:活着的记忆,不灭的精神 蓝海柯原话如历史录音机般鲜活,将蓝阿嫩的生平、战斗、牺牲与传承,以最真实的声音呈现于世。这些原话不仅是个人记忆的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火种。正如他所言:“我们要快一点,再快一点,留住更多抗战老兵的记忆。”——这既是口述史的使命,更是对历史最庄严的致敬。 供稿人:邹慧燕、李怡静、许瑛琪、陈浚鑫、钟雨岑、林烨鑫、李寒煊、黄晨菲、柯琳欣、詹慧、阮诗涵、蒋裕冰、彭宇悦、黄思媛 |
上一篇:承西农精神铸魂,循校友足迹传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