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江苏乡村阡陌,研振兴发展新途:南师新传学子解码乡村振兴密码_|乡村振兴|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访江苏乡村阡陌,研振兴发展新途:南师新传学子解码乡村振兴密码

时间:2025-09-1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朱可欣,顾佳玲,孙若溪 - 小 + 大

为摸清乡土实情、瞄准振兴方向,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2025年暑期,南京师范大学学子组成的“苏乡新途”实践团先后奔赴东台市临塔村、如东市洋口村、徐州市虎腰村,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行走访调研。三村各有路径,却都在乡土间写着振兴的鲜活答案。

数字赋能治理,古村焕发新颜

临塔,这座浸润着仙缘灵气与孝贤底蕴的古村落,先后摘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江苏首届最美乡村等桂冠,2023年3月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如今,正以“传统为根、创新为翼”的姿态,书写着盐城传统村落振兴的鲜活答卷。8月10日,团队成员奔赴东台临塔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走访了解。

临塔村率先搭建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实现24小时全域实时管控。智慧平台集信息可视化、服务多元化、学习可量化、手段多样化、管理精细化于一体,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管理全覆盖,资源共分享,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

古老村落焕发现代治理活力。村民可通过平台实时参与村务、享受便民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果真正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实践团队深入临塔,见证数字技术如何激活传统村落的治理潜能。这里既是乡愁的归宿,也是创新的热土,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临塔经验”。

孝老餐香传暖意,渔村兴景展新颜

洋口村,一个环境优美的临海小渔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并成功摘得“全国文明村”的桂冠。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江苏沿海第一村——洋口村正在崛起!8月15日团队成员奔赴如东县洋口镇,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采访调研。

洋口村的老龄化问题显著,老年群体占比高,独居、空巢等老人数量较多。在此背景下,该村于2024年底建成了银龄食堂,并结合地理位置优势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银龄食堂注重适老化与人文关怀,划分多元功能区,保障老人安全与舒适;运营中采用差异化补贴政策减轻老人负担,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订餐、支付、监管全流程智慧化,同时依托睦邻点开展各类活动,有效覆盖并服务周边居民,为老年人解决用餐难题。

东台市同样建设长者幸福食堂,构建起高龄老人免费就餐、固定点集中供餐等服务模式,为乡村养老服务提供差异化参考。

洋口村用适老化设计、智慧化运营与睦邻活动,绘就渔村养老的新图景。两地的实践都为解决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养老难题,提供宝贵经验与多元思路。

虎踞汉韵地,乡兴绘新图

虎腰村,这座坐落于徐州汉王镇的村落,其历史脉络里浸润着汉文化的余韵——汉王镇因刘邦“败走南山”的传说得名,虎腰村处于这片汉文化沃土中,村名中“虎”的意象亦暗合汉文化中宏放的内涵。同时,它曾因清代黎世序修建的虎山腰滚水坝载入《清史稿》,更添历史肌理。8月22日,团队成员走进虎腰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探寻其“文化-生态”振兴路径。

依托汉王镇“生态旅游建设型乡镇”定位,如今,虎腰村将其传承的自然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全村357亩耕地中,2/3种植着夏黑、巨峰、阳光玫瑰三大葡萄品种,农户自营自销与种植大户对接商超的模式并行。同时,镇政府采取科技化帮扶措施,助力葡萄品质提升。另外,虎腰村还有极具规模的兔兔森林谷、拖拉机农场等户外露营基地,作为高水平旅游景点带动着虎腰村经济发展,也与汉王镇刘邦拔剑泉等形成生态旅游联动趋势。

同时,虎腰村的基础设施的温情建设,也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村内设有儿童课后托管班,老人每年四次免费体检等基础服务;镇里非遗下乡活动一年两进村,让文化暖意浸润日常。

临塔村用数字之光点亮古村治理新程,洋口村以银龄食堂温暖乡村养老岁月,虎腰村凭文化生态绘就振兴画卷。三地怀着对土地的热爱与对村民的关怀,扎根乡土实际、紧扣村民需求,从治理、养老、产业文化等关键点发力。这些走访中遇见的鲜活实践,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更让我们坚信,每一份因地制宜的探索,都在为乡村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让乡村振兴的路上充满希望与温度。

(“苏乡新途”实践团)

(作者:朱可欣,顾佳玲,孙若溪)

上一篇:丽水学院数计学院学子永昌行步履丈量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