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你去看不朽的英雄丰碑,看风沙掩不住的人民脊梁,看兰考的昨天与今天,在一个人与一群人之间,照见精神的传承。_|红色文化|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文化| > 文章 当前位置: |红色文化| > 文章

我带你去看不朽的英雄丰碑,看风沙掩不住的人民脊梁,看兰考的昨天与今天,在一个人与一群人之间,照见精神的传承。

时间:2025-09-2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梁倩菲 - 小 + 大

那是一个安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肃穆的座谈室里投下斑驳的影子。我手中紧握的访谈提纲已被汗水微微浸湿。对面坐着一位身着干净工装衫的中年人——不,他已不再年轻,眉宇间是岁月留下的沟壑,也是从容与坚定。

“不用紧张,”他先开口,声音温和得像午后的阳光,“我也是一个普通的老同志,只是比你们多走了几十年路。”

我点点头,试着放松紧绷的肩膀。他为我倒了一杯水,动作缓慢却稳当。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你们今年大几了?”他问道,眼神里透着真诚的关切。

“大二、大三的都有。”我回答。

“二十岁啊……”他眼神忽然亮了起来,像是被什么点燃,“这可是个美好的年纪。焦裕禄同志,也就是在你们这个年纪,选择了跟党走在一条路上——一条为人民服务的路。”

那一刻,我仿佛透过他幽深的瞳孔,看见了一个年轻的背影正迎着风沙向前走去。那不是一个人的背影,而是千千万万个人的缩影。

“在兰考工作的这些年,最让您难忘的是什么?”我问道。

他沉思片刻,似乎在翻阅着这本名为记忆的书页。“最难忘记的,是老百姓的眼神。”他说,“有期盼的眼神,有感激的眼神,也有过失望的眼神。但我们最怕看到的,就是失望。”

他带我看向八十年代的兰考。那时的兰考虽然已经摆脱了最严重的风沙盐碱,但贫困依然像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这片土地上,醒目而刺痛。“那时候下乡,最怕看到孩子们上不起学。有的孩子要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中午就啃一个冷馍。”

谈话间,我注意到他的手掌早已显露出岁月的痕迹,粗糙,布满老茧,我深知,这是一双曾经与土地打交道的手,一双与人民紧紧相握的手。

“焦裕禄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我终于问出这个准备已久的问题,也等待着他的回答。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越过我,望向了很远的地方。“他是一面高耸不倒的旗帜。”他说,“更是一盏所有同志心中的明灯。在最困难的时候,想想焦书记是怎么做的,路,就清晰了。”

他又带我回到了六十年前的兰考。风沙漫天,盐碱遍地,涝灾连连。“三害”就像三座大山,压在每一个兰考人的心上。“那时候,庄稼种不活,百姓只能往外逃。逃荒,要饭……”他的声音低沉,却颤动着我的心弦,我的耳边几乎能听见可怖的风声呜咽。

但总有那么一群人,选择留下,选择改变。“焦裕禄书记带着我们,一棵树一棵树地栽,一片地一片地治。几十年啊……用了几十年,才换来今天的绿荫。”

他谈起了“亲民爱民”——这四个字,绝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你要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儿子。”他说得郑重,"你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才有你。”他回忆起一次处理群体事件的经历。场面曾一度失控,情绪激烈。他没有训斥,没有回避,而是倒了一杯水,率先递给了死者家属。就这一个动作,安静了所有人。“老百姓其实最通情达理。只要你真心对他好,他就认你。”

他又带我回到了九几年下乡调研时的一幕:破旧的土房门口,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衣衫褴褛地坐在草袋上,而屋里是久病不起的母亲。他和同事们当场就落了泪。“从那一天起,脱贫这两个字,在我们心里就有了不可言说的重量。”

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阳光偏移了几分,落在他开始泛起霜白的鬓角上。我突然明白,所谓“人民公仆”,不是身份,而是选择——选择把别人的苦难,背在自己肩上。

访谈接近尾声,我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您对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年轻人,有什么希望吗?”

他笑了,笑容里有嘱托,有信任,也有辽阔的期待。“希望你们把焦裕禄精神接过去。”他说,“亲民爱民,就是你们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艰苦奋斗,就是你们学习上的不肯放弃。要懂得感恩,知道国家、社会、家庭为你们付出了什么。更别忘了——学成之后,回来报效这片土地。”

他站起身时,我才注意到他的腿脚已有些不便,背影也不再挺拔如松。可每一步,都踏得沉稳、坚定。

我忽然想起在焦裕禄纪念馆初见他的场景——他站在丰碑前,久久不语,目光湿润而深情。那不是仰望,而是对话。是一位老同志,在与另一位老同志,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交谈。

而我,我们,就是那场交谈的回音。

“书记。”我在心里轻轻地说,“现在,换我们带您去看看——看看我们今天的选择,看看我们怎样把您走过的路,接着走下去。”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与我交谈的,不仅是某一位老干部,而是三位老人的缩影——他是王社省,曾是兰考县政协副主席,退休后成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理论达人”,依然心系民生、孜孜不倦;他是赵爱国,原县人大副主任,如今见义勇为协会的会长,走访帮扶、传递温暖;他是郭怀德,原县委正县长级干部,李洪海坚净助学基金会的理事长,点亮无数寒门学子的梦想。他们在我眼前,渐渐融合成一个人——一个代表兰考一代共产党人的身影。

他们带我看见苦难中的坚守、风沙中的信念、岁月中的不变初心。而今天,我们更要带他们看见:新时代的青年,正接过他们的旗帜,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下新的故事。( 通讯员 梁倩菲 )

上一篇:探寻红色印记,传承廉洁薪火——“针心灸行”志愿服务队廉洁文化实践活动总结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