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姜楠、郦依渲 - 小 + 大
2025年7月,浙江开放大学“畲风传韵 籽籽同心”实践团队深入浙江省建德市大同镇畲族村落,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身着畲族传统服饰,走访非遗传承人,聆听畲族古老传说,沉浸式体验当地独特文化。通过实地调研与亲身体验,青年学子们深切感受到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以实际行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动能。 政策引领,守护文化根脉 在党的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指引下,浙江开放大学积极响应,组织实践团队走进建德市大同镇畲族村。队员们通过与村民交流技艺、参与非遗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畲族彩带编织、传统服饰制作等非遗项目。此次实践旨在助力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瑰宝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更广泛的“破圈”传播,让政策之力切实转化为守护民族文化根脉、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彩的生动实践。 畲族瑰宝:彩带为书,山歌传情 畲族文化瑰丽多彩,其中彩带与山歌尤为璀璨。畲族彩带,不仅是服饰的点缀、情意的信物,其独特繁复的纹样更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密码与祖先智慧,被誉为“无字史书”。经纬交错间,记录着迁徙的足迹、美好的祈愿与古老的传说。 畲族山歌,则以悠扬婉转的韵律世代传唱,成为表达喜怒哀乐、传递生活智慧、赓续文化血脉的重要纽带。无论是劳作时的对唱,还是婚嫁、祭祀时的歌谣,山歌都深深融入畲族人民的生活点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传承之路:挑战犹存,创新求变 实践团队专访了畲族非遗传承人雷国香老师。深受母亲熏陶的雷老师,早年担任建德民族小学校长时便致力于畲族文化的校园推广。访谈中,她欣喜于政府通过非遗展览、文化节、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为畲族文化搭建了展示平台,使其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然而,她也坦诚当前面临的挑战:年轻传承人稀缺,传统技艺面临断代风险;纹样创新应用难,蕴含丰富汉字寓意的复杂编花纹样如何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与审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面对挑战,雷老师与实践团队共同探讨了未来路径:借助文旅深度融合,将非遗体验融入乡村旅游;探索数字化传播,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唯有拥抱创新,方能让畲族文化薪火相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 从彩带经纬间感悟匠心传承,于山歌韵律中体味绵长乡愁,每一份对民族文化的坚守都弥足珍贵。浙江开放大学学子们的实践脚步,正是青春力量响应时代召唤的生动注脚。让我们紧跟政策步伐,携手并肩,将畲族动人的故事传唱得更远,让民族文化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生根发芽,将这份独特的瑰宝织入新时代的经纬,绽放出更加绚丽永恒的光彩!(文:姜楠、郦依渲,图:蒋颖怡、徐魏振) |
上一篇:寻访非遗凤冠,守护千年华彩 ——西华大学“有凤来仪”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